高血压脑出血严重吗(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严重吗(高血压脑出血)

翟俊楚 2025-09-22 要闻聚焦 2 次浏览 0个评论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经常有亲戚朋友或者熟人,在微信里给我发一张头颅CT片,然后咨询我:家里人突然得了脑出血,在某某医院住院,主诊医生建议手术,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做手术?每次被问到这个问题,虽然司空常见,但也确实很难笼统回答。一般来讲,主诊医生对病情是最清楚的,而我仅凭一张片子就说要不要做手术,有失偏颇!

突发脑出血后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需要神经外科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专科检查,综合评估后决定。核心评估维度包括了出血量、出血部位、意识状态、出血原因、年龄、基础疾病、手术风险等等。医生根据以上给出治疗建议。那么,剩下的可能还有一些现实原因:比如手术预后差,残留后遗症,需要长期照管,家属经济能力,以及对此类疾病的认知等等。

高血压脑出血,该不该手术治疗?看完这篇科普,你就知道了。

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今天,我就从专业的角度,来科普一下,脑出血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其关键判断的依据和治疗选择。

一、决定是否手术的5 个主要因素

患者突发脑出血,大多数情况下,根据头颅CT判断出血量是最关键的指标之一,但我们仍然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等其它指标,来确定手术指征:

1.脑出血量:①基底节区出血(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②小脑出血≥10ml,或直径≥3cm;③脑叶出血≥30ml,根据意识,亦可适度放宽;④脑干出血较为特殊,出血≥5ml,仅在极少数特定情况下,医生才会谨慎评估后考虑手术。

2.出血部位:不同部位的脑出血,存在预后的差异性。若出血在额、颞、顶、枕叶等非功能区,只要不是大量出血引起脑疝,积极手术治疗,一般预后好,甚至不留明显后遗症,建议积极手术治疗。若出血位于基底节区、丘脑、小脑、脑干,若出血量大往往都会残留严重后遗症。脑干出血、小脑出血、丘脑出血,血肿亦容易破入脑室导致梗阻性脑积水,引起意识障碍,此时亦手术指征之一。

3.意识状态:意识状态,反映病情严重程度。若患者意识清楚,仅表现轻度的头痛、头晕,说明出血量小,脑组织压迫也小,多考虑保守治疗。若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昏迷,或意识状态由清醒转为嗜睡,进行性加重,则提示出血增加、和(或)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年轻患者即便出血量<30ml,但因脑容量饱满,水肿也可能引起意识嗜睡、昏睡,甚至昏迷,如药物干预效果欠佳,也需手术干预治疗。

4.出血原因:高血压是脑出血常见主要原因,一般手术方式,包括开颅清血肿和微创血肿腔穿刺引流术。若是因为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畸形引起,根据指征,可能需开颅清除血肿、脑室穿刺引流,可能还需同时进行动脉瘤夹闭术,或采用介入的方式治疗,以防止二次出血。

5.基础健康状况:若患者年龄较大,又合并严重基础病(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风险会显著升高,医生可能会优先选择创伤小的,微创治疗(血肿腔穿刺引流术)。若患者相对年轻、基础病少、身体耐受度好,即使出血量大,医生也更倾向急诊开颅,以积极手术以争取更好的恢复效果。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提高,年龄已不是脑出血手术的禁忌症,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二、手术治疗的方式

手术方式一般有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其核心目标都是为了清除脑内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血肿压迫对脑组织的损伤。开颅手术可以急诊确切止血,有效降低后续再出血的概率。微创手术创伤小,一般需等急性发作6小时后方可手术。不管是通过开颅清除血肿或微创穿刺引流血肿,都可以缓解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保护神经功能,改善预后,降低瘫痪、失语、昏迷等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三、重要提醒

脑出血是一个发病率高,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疾病。一旦发生导致严重后果,患者及家属才会追悔莫及,这个时候,不仅考验家属的耐心、孝心、真心,也考验其经济能力和对疾病的认知。所以,所以呼吁,在平时生活中就要未雨绸缪,关注身体健康,提高治疗高血压的依从性,确保血压稳定。如果突发脑出血,家属要信任神经外科医生的专业判断,避免“天边孝子综合症”上身,请及时、耐心地和医生沟通,了解手术的必要性、风险和预期效果,根据现实情况做出判断,切勿因恐惧手术而延误治疗时间,影响患者预后。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高血压脑出血严重吗(高血压脑出血)》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