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治彬 教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宽QRS心动过速(WQRST)是临床心脏急症,最常见的是室性心动过速(VT)(占80%)。体表心电图(ECG)鉴别室速时最重要指标是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胸导R波同向性或无RS波、无人区电轴、QRS波形态、手风琴现象及鉴别流程等。
(一)室速的临床分类
特发性室速( IVT)分类:
在少数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不伴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ECG, UCG, CAG,MRI 正常),亦排除了代谢障碍、电解质异常、Brugada和长QT综合征等促心律失常因素,这种室速被称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占所有室速的10%。
根据起源部位分类:1、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速(RVOT-VT, 占IVT80% )。2、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3、其他部位的室速。
根据药物反应分类:1、腺苷敏感性室速(RVOT-VT);2、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 (ILVT)。
室速的定位:
1、右室导联(V1-V3)定左右:QRS (RBBB):来源左室,QRS (LBBB):来源右室。
2、下壁导联(II、III、AVF)定上下:QRS主波向上:来源流出道;QRS主波向下:来源心尖部(I导主波向下)或基底部(I导主波向上);QRS主波正负双向:来源流出道与心尖部之间。
(二)、体表ECG鉴别诊断总体思路与步骤:
第一步、观察QRS波节律的规整性:过筛。
阵发性室上速(PSVT)心律绝对齐,室速心律略不齐,房颤伴预激绝对不齐(手风琴现象)。
第二步、分析P波与QRS波的关系:重点、难点
识别: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
第三步、QRS波形态的分析:重点、热点。
QRS电轴极度右偏(无人区电轴)、胸导联QRS波同向性、无RS波或RS> 100 ms、符合室速的QRS波形态(aVR导联、aVF导联、V1 及V6 导联)、Vi/Vt比值及鉴别诊断流程等。
第四步、发作前后的对比:重视
是否与窦律时室性早搏一致QRS波形态具有VT特征形态。
(三)节律的规整性:
对于节律完全不规整的宽QRS心动过速,首先需要排除房颤伴预激的可能。房颤伴旁路前传的心电图有3项特征性表现,即“快”、“宽”、“乱”。“快”指心室率极快,多>220bpm;“宽”指QRS的宽度更宽,多>140ms;“乱”指心室率绝对不整齐,出现“手风琴现象”。
“手风琴现象”: 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
PSVT心律绝对规则,VT心律略不齐。
(四).P与QRS波的关系:
识别: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1991年Brugada四步法、1991年Antunes三步法 等)
1、 房室分离:
房室分离是鉴别室速(VT)与室上速(SVT)的最重要心电图特征和“金标准”。
20%~50%的VT存在完全性房室分离,其诊断VT的特异性为100%;15%~20%的VT呈室房文氏传导,30%表现为1:1的室房关系。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从心电图上识别出房室分离的比例却比较低。
2、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是诊断VT的另一最重要指标,发生率约为5%~10%。发生条件为心室律<180次/分,无室房逆传,房室结下传功能正常。
房室分离容易在心率慢时出现,平均心率为160次/分;V1导联更容易发现,如果V1导联没有发现室房分离,则可能在QRS振幅较低或接近等电位线的导联发现。
(五).心动过速的起源及传导方向:
包括:QRS电轴极度右偏(无人区电轴)、胸导联QRS波同向性(无RS波或RS> 100 ms)是诊断室速的重要指标。
1、QRS电轴极度右偏(无人区电轴)诊断室速(1991年Griffith二步法):
当出现无人区电轴(-90°~±180°)时,诊断VT的符合率可达100%。国内研究显示,当窦性心律时电轴正常,心动过速时电轴位于无人区时,一定是室性心动过速。无人区电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I、II、III导联QRS波均为负向波,也称为“肢体导联QRS波同向性”。LBBB型时电轴右偏(+90°~±180°)支持VT;RBBB型时,电轴左偏伴V6导联R/S<1,几乎均为VT。
无人区电轴
2、胸导联QRS波同向性、无RS波形或RS≧100ms诊断VT:
胸导所有导联方向基本一致,要么全向上、要么全向下,或者 V6 S 波很深比 R 波还长,几乎就能肯定是室速。诊断VT的特异性为90%但敏感性较低,在VT中仅占20%,负向同向性和正向同向性约各占一半。这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是负向同向性,那么可以肯定为室速;而如果是正向同向性,绝大多数是室速,但需要排除室上速旁路前传。
(1)胸前导联QRS波形正向同向性——大多数支持VT(少数左侧游离壁旁路前传),此时心室除极起始于二尖瓣环的后壁,在心电向量投影的横面上,QRS除极向量从后向前,与V1~V6导联轴方向基本一致,产生的投影均为正向,使其QRS主波呈正向波。
QRS主波呈正向波
(2)胸前导联QRS波形负向同向性(1991年Antunes三步法 ):几乎100%为VT(侧壁MI合并完全性LBBB时偶可例外),此时心室除极始于左室前壁,QRS除极向量由前向后,与与V1~V6导联轴方向相反,投影均为负向,使其QRS主波均为负向波。因为二尖瓣环前壁无旁路存在,故QRS负向同向性几乎仅见于起源于左室前壁的VT。
胸导联QRS波负向同向性
(3)胸前导联无RS波形或RS≧100ms诊断室速(1991年Brugada四步法):
(五)、符合室速的QRS波形态:
1、aVR导联(2008年Vereckei四步法、1988年Kindwall法) :
起始R波为主或r波或q波 ≧40ms(1988年Kindwall法r波≧30ms)、 S波顿挫诊断室速。如果 AVR 导联是一个单向 R 波(就是无 q,无 S 波)或者有一个宽大的 Q 波,几乎就能肯定是室速。
2、aVF导联(1994年Griffith二步鉴别法):
(1)、WRT发作时 aVF导联QRS波形特征:RBBB时呈QS或主波向下,LBBB时呈QS或QR型诊断为VT;I 导 主波向下、AVF 主波向下,几乎就能肯定是室速。
(2)、WRT发作时QRS呈不典型BBB图型(见表)时诊断为VT:
3、 V1 及V6 导联:
(1978年Wenllens鉴别法、1988年Kindwall鉴别法、1991年Brugada四步法等)
V1 及V6 导联QRS 形态支持室速的特征为:
(1)如呈RBBB,V1 呈R, QR, RS 型;前耳较大的左兔耳征;V6呈QS、QR 或RS 型,R/S<1
(2)如呈LBBB,V1 或V2 的R波时间 >30 ms;S 波前支钝挫,RS 间期>60ms; V6呈RS或QR 型,R/S<1
“左兔耳征”
4、Vi/Vt值(2008年Vereckei法、1991年新四步法等):
Vi/Vt≤1为室速,Vi/Vt>1 为室上速。
Vi/Vt值是同导联一双相或多相QRS波群的起始40ms(Vi)和终末40ms(Vt)的电压变化之比。
Vi是心室初始除极或激动传导40ms时的振幅(mV)值, 而Vt是心室终末除极或激动前40ms时振幅值(mV)。
Vi/Vt比值测量方法:
(1)导联选择:常选QRS呈双向波,始点与终点清楚胸导,多选V3、V5,其次V2,个别也可选用肢体导联。
(2)确定基线与基点:先定基线,如无基线时,以QRS始点为基点,沿基线或基点做水平线。Vi值:QRS起始后40ms处做垂线,其与QRS波交点的幅度值(mv)为Vt值。Vt值:QRS波终点倒计40ms处做垂线其与QRS交点处的幅度值(mv)为Vt值。
(3)Vi/Vt比值:用Vi与Vt幅度比。Vi 和Vt 值取绝对值, 不分正负。
5、与窦律时室性早搏一致、QRS波形态具有VT特征形态
6、胸前QRS快速移形:提示VT
7、心室流出道VT的心电图特征:
(1)II、III、aVF导联呈高幅R形态:此1条可确诊流出道室速(包括左室流出道VT )。
(2)胸导联呈典型LBBB形态。
(3)I导QRS形态与VT起源位置有关,QRS低幅多相:来源RVOT间隔部,QRS呈R形态:来源RVOT游离壁部。
右室流出道VT
左室流出道VT
右室流入道室速
8、左后分支室速:
(1)起源于左室间隔面左后分支区域
(2)V1导联QRS呈右束支阻滞形态,V5/6R/S<1
QRS宽度多在0.11~0.14s之间 !!!易误诊为SVT,关键是要有诊断意识
(3)电轴左偏或极度右偏
(4)可有室房分离或非固定1:1关系
(5)SVT合并“RBBB+左前分支阻滞”这种组合差传机率少
左后分支室速
9、左前分ILVT(少见): RBBB+ 电轴右偏
左前分ILVT
(六)、常用的鉴别诊断流程:
1、Wellens法(1978年):
QRS≧0.14、左兔儿征、不典型BBB、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
2、Kindwall法(1988年):
V1或V2导联 R波≥30 ms、V6有Q、V1S波切迹、V1RS≧60ms
3、Griffith二步法(aVF导联法)(1991年):
aVF导联主波向下、不典型BBB
4、Brugada四步法(1991年):
无RS波、RS≧100ms、房室分离、不典型BBB
5、 Antunes三步法 (1991年):
V4—V6主波向下、V2-6任一导QR、房室分离
6、Vereckei四步法)(2008年)
aVR导联起始R波、r波或q波 ≧40ms、 S波顿挫、Vi/Vt≦1
7、新四步法 (1991年):
房室分离、aVR导联起始R波、不典型BBB、Vi/Vt≦1
8、肢体导联QRS反向法(OQL)判断标准(2019年):
2019年ACC年会上提出了一种根据肢体导联快速识别VT的心电图新法则——肢体导联QRS反向法(OQL),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性不劣于传统标准。
符合OQL标准的心电图肢体导联特点如下:
1、4个以上导联QRS波呈单向主波,可为正向或负向;
2、3个下壁导联主波均为单向一致,都为正向或都为负向;
3、2个以上其余导联存在与下壁导联主波相反的单向QRS波。
Chen Q, et al. J AmCollCardiol. 2019 Mar; 73 (9Supplement 1): 319.• 2.B Garner J, et al.ArrhythmElectrophysiol Rev. 2013 Apr;2(1):23-9.
(七)、处理原则:如果无法明确诊断,按室速处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检查(室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鉴别诊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