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胃虚##呕吐#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遇到吃完生冷食物后胃痛、腹泻,或是天气转凉就胃部不适的情况,这很可能是“胃寒”在作祟。
胃寒(stomach cold)是指阴寒停留于胃腑所表现的证候,以胃痛、口淡不渴、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生与过食生冷、饮食不规律、身处寒冷环境、素体阳虚、久病等因素有关。在临床上,胃寒主要分为胃实寒和胃虚寒(胃阳虚)两型,其中胃实寒多急性起病,病程较短;而胃虚寒病程往往较长,迁延不愈。
胃寒症状:胃冷痛、口淡不渴、呕吐
胃寒的成因过食生冷食用过多生冷、寒凉的食物,如生鱼片、螃蟹、冰淇淋、西瓜等,或者长期服用性质寒凉的药品,则可损伤胃阳,导致胃的温煦功能失常,寒邪内生,进而引发胃寒。
饮食不规律经常不按时吃饭,冷热交替进食,饱一顿饿一顿,都会扰乱胃的正常功能,使胃阳受损,进而形成胃寒。
身处寒冷环境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尤其是未做好腹部的保暖措施时,寒邪可直接侵袭胃脘而引发胃寒。
素体阳虚如果素体阳气虚弱,则会造成阴寒内生,胃络失于温养而发为胃寒。
久病久病的人群,经过长期疾病的消耗,体内阳气亏损,脾胃功能衰退,进而引发胃寒。
胃寒的症状胃寒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胃痛、口淡不渴、呕吐等。然而,不同的患者由于病情不同,虚实的情况不一样,症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胃实寒
局部症状:胃部突发剧烈冷痛,疼痛在遭遇寒冷时加剧,得到温暖则有所减轻。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呕吐之后疼痛会有所缓解。此外,患者口中感觉淡而无味,没有口渴的感觉,且常有清水泛出,胃部能听到漉漉的水声。全身症状:怕冷、四肢冰凉。舌脉表现:舌淡苔白润,脉弦紧或沉紧。2、胃虚寒(胃阳虚)
局部症状:胃部感到冷痛,绵绵不已。偏好温热且按压后自觉舒适,进食后疼痛能够有所缓解。另外,患者常会呕吐清水或含有未消化的食物,食欲不佳,胃部感觉胀满,自觉口内发淡而品尝不出饮食滋味,且总不觉得口渴。全身症状:倦怠乏力、畏寒、四肢冰凉。舌脉表现: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胃寒的具体状况,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对于胃实寒的患者,治疗以温胃散寒止痛为主;而对于胃虚寒(胃阳虚)的患者,则侧重于温中健胃。胃寒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艾灸疗法、温针灸治疗以及推拿等。下面重点针对药物治疗做介绍。
1、中药方剂
胃实寒:如厚朴温中汤等。常用中药有厚朴、陈皮、甘草、木香、干姜、茯苓、草豆蔻。胃虚寒(胃阳虚):如小建中汤等。常用中药有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2、中成药
常用的有温胃降逆颗粒、温胃舒颗粒、良附丸等等。
温胃降逆颗粒:由肉桂、小茴香、砂仁、高良姜、延胡索、牡蛎、芍药、甘草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缓急止痛的功效。用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寒证表现为胃脘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者。肉桂、小茴香、砂仁、高良姜为温性药材,针对病因改善胃寒情况,缓解恶心呕吐;延胡索、牡蛎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改善溃疡情况;芍药、甘草舒肝和胃,中和药效,改善胃胀,食欲不振的情况。
温胃舒颗粒:由党参、附子(制)、黄芪(炙)、肉桂、山药、肉苁蓉(制)、白术(炒)、山楂(炒)、乌梅、砂仁、陈皮、补骨脂组成。具有温胃止痛的功效。用于慢性胃炎,胃脘凉痛,饮食生冷,受寒痛甚。
良附丸:由高良姜、醋香附组成。具有温胃理气的功效。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
胃寒人群的日常生活管理方案(一)饮食调理:吃对食物是关键
饮食是调理胃寒的核心,需做到“三宜三忌”:
宜温忌凉:多吃温性食物,如生姜、干姜、胡椒、花椒、羊肉、牛肉、鸡肉、糯米、南瓜、红薯、韭菜、洋葱等。推荐食疗方:生姜羊肉汤(生姜30克、羊肉500克、当归10克,炖煮1.5小时),每周1-2次,能温阳散寒;小米南瓜粥(小米50克、南瓜200克,熬煮成粥),每日早餐食用,可健脾暖胃。避免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鱼片、凉拌菜、西瓜、梨、苦瓜、绿豆等,即使在夏季也需控制摄入量。宜软忌硬:选择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烂面条、蒸蛋、豆腐等,避免油炸、烧烤、坚硬的食物(如坚果、硬饼干),减少胃的消化负担。进食时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帮助初步消化。宜规律忌紊乱:三餐定时定量,早餐7-9点(胃经当令时)吃好,保证蛋白质和温热食物摄入;午餐11-13点吃饱,均衡搭配主食、蔬菜、肉类;晚餐17-19点吃少,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睡前2小时进食。(二)起居防护:保暖与作息并重
重点保暖腹部:无论季节,都要穿能盖住腹部的衣物,夏季在空调房备一件薄外套或肚兜,冬季佩戴腹围或穿加绒保暖裤。夜间睡觉用厚度合适的被子,可在腹部放一个暖水袋(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帮助胃部保暖。规律作息不熬夜:每天23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让脾胃在夜间得到充分休息。避免熬夜工作或刷手机,减少阳气耗损。(三)运动与情绪:激活阳气调状态
适度运动生阳气: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每天上午9-11点(脾经当令时)运动30分钟,能促进脾胃气血运行,提升阳气。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避免吹风受凉。调节情绪养脾胃:通过听音乐、冥想、旅行、与朋友交流等方式释放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每天花10分钟做深呼吸练习,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帮助平复情绪,缓解肝气郁结。胃寒的调理是一个“慢功夫”,需要摒弃不良生活习惯,用科学的方法长期养护。正如《脾胃论》中所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把胃“养”好,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老是反胃,想吐,怎么回事(经常胃冷痛呕吐口内发淡尝不出味道可能是胃寒在作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