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柠檬茶里塞了两百块罚单,广东的夏天把人烤得只剩半条命,我却被这条小情侣吵架刷到凌晨三点睡不着。
生理期到底能不能喝冰?
男友的罚款是关心还是控制?
这俩人到底谁没长大?
她拎着那杯少冰柠檬茶回家,刚从空调房出来,额头还在冒汗。
男友瞄见杯壁挂着水珠,脸一下就黑了。
他直接甩出一句:交两百罚款,下次别作了。
女生当场懵,少冰已经让步,还罚?
她觉得肚子本来就偶尔抽抽,又不是第一次经期,哪有那么多禁忌。
男友却掏出手机计算器,说痛经住院一次一千起步,两百算提前买教训。
我翻了一下聊天记录,广东这边夏天三十六七度是常态,楼下奶茶店排队的人里十个至少三个是女生。
冰饮料就是续命水,谁还管姨妈。
可我妈那一辈会冲红糖姜水灌我,说宫寒会留病根。
其实医生早就讲过,痛经分原发和继发,原发性是子宫肌肉太猛造成缺氧,继发性多半有病变。
冰会让血管收缩,但只有敏感体质才会痛得更狠。
换句话说,有人吃完火锅配冰可乐都安然无事,有人喝一口冰水就缩成虾米。
关键还是你自己的身体说了算。
那男生把钱当成刹车片,一罚就能让人长记性?
这招我在健身房见过,私教扣学员迟到金,结果把人逼退了。
健康管理如果只剩罚款,跟老板催KPI没啥区别。
想让另一半少喝冰,更好用的办法是先把热水递过去,再说一句“要是难受我陪你扛”。
安全感一上来,冰饮自然让位。
心理学家也说过,亲密关系的改变靠支持不靠罚站。
评论区吵翻天,有人说“男友操心没错”,也有人怼“姨妈是我自己的”。
说到底,现代人越来越在意身体主权。
小时候我妈能逼我穿秋裤,现在我想穿短裙谁也拦不住。
可广东的“宫寒”论调仍阴魂不散,凉茶铺海报写“经期内饮小心子宫感冒”。
科学数据和民俗观念撞在一起,最后落进一对情侣的日常,就变成了冰饮罚单。
两百块没买到健康,只买到一场争吵。
如果关心只能靠扣钱来体现,那这段关系怕是先痛经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月经期,可以喝柠檬水吗?(来姨妈喝了一杯柠檬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