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痛痹简介
- 2、防风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痹症
- 3、热痹基本概述
- 4、分享一下风湿、风疹、胃炎的中医治疗过程
- 5、痛痹基本概述
- 6、36岁女性产后膝关节疼痛2年折磨病例
痛痹简介
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 。”痹症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痛风、走注、周痹、众痹、顽痹、血痹、气痹、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胞痹、肠痹及十二经筋病等[4]。
简介:痹症是指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或关节肿大等证,中医通称为痹。它可以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关节周围炎、腱鞘炎、纤维织炎、骨刺等多种筋骨关节疼痛性疾病。
《伤寒溯源集》的作者钱潢简介如下:基本信息:钱潢,字天来,籍贯虞山,是清代的一位医者。人生经历:钱潢的人生颇为坎坷,中年时期不幸患上伤寒与痛痹,这次生死边缘的经历促使他决定投身医学研究。
他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中年时期不幸患上了伤寒与痛痹,险些丧命。然而,正是这次生死边缘的经历,促使他决定投身医学研究。钱潢尊崇古代医典,尤其是《内经》和《伤寒论》,对这两部经典著作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素问》的注释上,尤其对张仲景的伤寒之学有独到见解。
组成 南星(姜制)2两,苍术(泔浸)2两,黄柏(酒炒)2两,川芎1两,白芷半两,神曲(炒)1两,桃仁半两,威灵仙(酒拌)3钱,羌活3钱,防己半两,桂枝3钱,红花(酒洗)1钱半,草龙胆半钱。3 功效 泻热行痰,祛风去湿。
行痹、痛痹、著痹。 23 木通汤的用法用量 以长流水煎汁,顿服。 24 木通汤的临床应用 白虎历节:一男子因感风湿得白虎历节风,遍身抽掣疼痛,足不能履地者三年,百方不效。一日梦服木通汤愈,遂以四物汤加木通服,不效。
防风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痹症
1、即用疏散风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风邪外袭,邪留肌表、经络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行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窜痛为特点,可伴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脉象多浮,舌苔正常。常用方剂有防风汤,独活寄生汤。常用中药如虎骨、白花蛇、独活、羌活、防风。
2、治疗原则:除湿通络,祛风散寒,除痹止痛 处方用药:薏苡仁汤加减,使用薏苡仁、苍术、甘草、羌活、独活、防风、麻黄、桂枝、制川乌等来进行治疗。风湿热邪入侵,导致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也可具有游走性,但是关节发热、发红、肿胀、疼痛。甚至有红斑、皮下结节。冷敷后疼痛可以得到缓解。
3、祛风通络:主要用于行痹,患者症见机体关节疼痛伴有疼痛游走不定的表现,临床多用宣痹或者防风汤治疗。温经散寒:主要用于痛痹,患者多伴有关节疼痛剧烈,遇冷加重,遇热疼痛减轻,同时痛处固定的表现。临床多用乌头汤或者九味羌活汤治疗。
热痹基本概述
1、风湿热痹,风痹又称行痹,以串痛为主。湿导致的则多表现为局部酸沉痛。热痹则以关节红肿疼痛为主要特征。当这些症状一起出现时,通常是风湿阻滞经络,影响经气运行,导致阳气郁积化热,从而引起关节局部产生红肿疼痛。因此,这种情况被统称为风湿热痹。
2、特殊情况: 热痹:在某些情况下,脉痹与热痹同义,即热邪侵袭血脉引发的症状。 心痹:脉痹也可能特指心痹,即心脏部位的痹证,治疗时需针对心脏的特殊情况进行调理。
3、概述 痹病(arthralgia bi disease[1]、bi disease[2])为病名[3]。是指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著、灼热,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3][2][1]。
4、脉痹是一种由风寒湿邪阻滞血脉导致的临床表现,如《素问·痹论》所述,其典型症状包括皮肤颜色改变、皮毛枯萎以及肌肉僵硬。治疗这类病症,中医强调的是导通血脉,常用的方剂有导痹汤和人参丸,以缓解阻滞并促进血液循环。另外,脉痹也包括热痹的情况。
5、骨痹是一种由气血不足、寒湿侵袭骨髓引发的病症,以下是其基本概述:病因:气血不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易受外邪侵袭。寒湿侵袭:风寒湿邪在体内积聚于骨骼,引发骨痹。症状:骨痛:骨骼疼痛,可能伴随酸痛感。身体沉重:患者感到身体沉重,四肢难以抬举。麻痹: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麻痹感,影响肢体活动。
6、中医将其归于“热痹”、“瘀血”范畴,但本例患者长期服用清热解毒中药治疗,伤及机体阳气,表现出真寒假热的征象。因此,在辨治上需不循常法,治病求本,以健脾补肾、温阳散寒、通脉升阳为法组方,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这一案例展示了中医在辨治复杂病症时的独特思路和优势。
分享一下风湿、风疹、胃炎的中医治疗过程
1、首乌藤虽能治失眠,但有毒性需谨慎使用 首乌藤,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等疾病。在中医药学里,它是一味治疗失眠的良药。然而,正如古语所说,“是药三分毒”,首乌藤虽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毒性和使用禁忌。
2、体质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这种特质决定了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以及病变类型的倾向性。
3、治疗风湿痹痛:豨签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可与当归、五加皮、海风藤等药物同用。改善中风后遗症:对于中风后遗症如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等症状,豨签草可通过通经络、调气血来改善,常与黄芪、当归、地龙等药物同用。
4、接骨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药用价值上,其果实、根、根皮、叶和花均有不同的功效。 接骨木果 祛风利湿:接骨木果具有祛风利湿的功效,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改善风湿症状。活血止痛:它能够活血止痛,对于风湿筋骨痛、腰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勤奋学习 医术精湛 蒋云卿如愿考上了延边大学医学院中医专业,通过勤奋学习与临床经验,他考取了医师资格证书,并在医院坐诊开方抓药。
痛痹基本概述
概述 痛痹:寒痹;痛风。4 寒痹·痛痹 痛痹(arthralgia aggravated by cold[1]、painful bi[2]、arthralgia caused by cold pathogen[2])为病名[3]。
概述 痹病(arthralgia bi disease[1]、bi disease[2])为病名[3]。是指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著、灼热,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3][2][1]。
概述 又称“痛痹”,痹证类型之一。 表现 临床表现为肢体酸痛、且疼痛程度较为剧烈,遇寒痛增,得热痛灭。病因为风寒湿中以寒邪偏胜,使气血凝滞不通所致。 故《素问·痹论》说:“寒气胜者,为痛痹。
骨痹是一种由气血不足、寒湿侵袭骨髓引发的病症,以下是其基本概述:病因:气血不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易受外邪侵袭。寒湿侵袭:风寒湿邪在体内积聚于骨骼,引发骨痹。症状:骨痛:骨骼疼痛,可能伴随酸痛感。身体沉重:患者感到身体沉重,四肢难以抬举。麻痹: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麻痹感,影响肢体活动。
36岁女性产后膝关节疼痛2年折磨病例
1、患者张某,女性,36岁,自2020年产后开始出现指、膝关节疼痛,至今已持续2年余。疼痛呈渐进性加重,受寒、劳倦后疼痛加剧。指、膝关节微肿,但无热感,活动轻度受限。患者神疲,表情痛苦,步行艰难,需家人搀扶。经外院治疗未见明显效果,眠差,纳食一般,形体消瘦。
2、患者张某,女性,36岁,自2020年产后出现指、膝关节疼痛,至今已持续2年余。疼痛呈渐进性加重,尤其在受寒、劳倦后更为剧烈。指、膝关节出现微肿,但无发热现象,活动轻度受限。患者神疲乏力,表情痛苦,步行艰难,需家人搀扶。经外院治疗未见明显效果,睡眠质量差,食欲一般,形体消瘦。
3、岁的小程是一位热爱打篮球的运动爱好者。3年前,他在进行篮球运动后出现双侧膝关节肿胀,听从医院医嘱停止运动、减少膝关节活动。然而,等膝关节肿胀缓解后再次进行篮球运动,又出现膝关节肿胀,并且开始出现明显疼痛感。于是,在反反复复的疼痛-停止运动+静养的循环中,小程无法进行正常强度的篮球运动。
4、临床上,停经期后女性荷尔蒙降低引起的腰酸背痛、关节疼等缺钙现象是为停经后骨质疏松症。但这种疾病只出现在女性已停经的情况下,在这个年龄段之前出现类似症状的女性,就要考虑我们的卵巢是否提前步入了衰老阶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