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819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有些人每天早上洗完头,到了下午头发就已经油光发亮,到了晚上,头皮甚至还有些痒,第二天要是不洗头就根本出不了门。你可能以为“油头”只是清洁不到位,其实,这可能是身体给你发出的一个健康信号。
头皮出油,是皮脂腺的“自我保护”机制,但当它过度活跃时,往往预示着体内某些系统正在“报警”。
头发爱出油,问题不一定在头发上我们知道,头皮的皮脂腺每天都会分泌油脂,正常情况下,这些油脂会在头发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锁住水分,防止干燥。但如果你发现头发一天不洗就油腻得像抹了发蜡,那就绝不是简单的“清洁不够”。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的研究指出,头皮皮脂腺分泌主要受体内雄激素水平、饮食结构和精神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换句话说,头皮出油背后,可能藏着一连串身体的“异常信号”。
信号一:内分泌紊乱,激素水平出问题了皮脂腺的“指挥官”就是雄激素,尤其是双氢睾酮(DHT)。当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腺就会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分泌油脂。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青春期、女性月经前后、或者男性荷尔蒙旺盛时,会出现头发油腻、痘痘增多的情况。特别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由于雄激素分泌异常,头皮出油、脱发、长痘常常同时出现。
如果你发现自己头发出油的同时还伴有月经紊乱、痘痘增多、脱发加重,那就该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做个激素六项检查,别把身体的“求救信号”当成小毛病。
信号二:皮脂溢出性皮炎,油多还痒头皮又油又痒,甚至起皮屑,很多人误以为是“头皮屑太多”。其实,这很可能是脂溢性皮炎在作怪。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比如头皮、额头、鼻翼。它的本质是皮脂分泌过多,再加上马拉色菌的过度繁殖,引发局部炎症。
轻者表现为头皮发油、有异味;重者则可能出现红斑、脱发,甚至头皮结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指出,脂溢性皮炎的发病率在成年人中高达3%~5%,且男性多于女性。
信号三:作息紊乱、压力过大,内外失衡长期熬夜、饮食重油重盐、精神紧张,都会扰乱身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诱发皮脂腺“超负荷运转”。
很多上班族白天高压工作,晚上熬夜刷手机,吃饭随意凑合,结果不仅皮肤变差,头发也开始疯狂出油。这种情况,不是洗头能解决的,而是你得给身体“减减负”。
信号四:缺乏维生素B族,皮脂代谢异常维生素B2和B6与皮脂腺的正常运作密切相关。缺乏这类维生素,会导致皮脂分泌紊乱,进而引发头皮炎症。
特别是长期饮食偏食、节食减肥、或者肠胃吸收功能差的人,更容易出现维生素B缺乏。你会发现自己不仅头发出油,还容易嘴角起皮、皮肤粗糙、情绪低落。
营养科医生建议,适当多吃全谷物、瘦肉、鸡蛋、豆制品和深色蔬菜,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头油问题。
医生支招:去油止痒,靠这两招第一招:内调为主,重塑油脂平衡
头发不是“洗干净就好”,关键是调理体内环境。内分泌紊乱是根源,改善生活方式是关键。
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尤其是晚上11点后。
饮食清淡:少吃甜食、油炸和辛辣,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
情绪管理:学会减压,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状态。
如果怀疑是激素异常或脂溢性皮炎,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口服药物或激素类治疗。
第二招:外用辅助,科学洗护是关键
市面上去油洗发产品很多,但并不是越“去油”越好。含有水杨酸、酮康唑、吡硫翁锌成分的洗发水,可以帮助调控头皮菌群,改善脂溢性皮炎。
但要注意:
洗发频率控制在每周3~5次,过度洗头反而刺激皮脂腺反弹式分泌。
洗发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用指甲抓挠头皮,以免加重炎症。
洗发后及时吹干,避免湿头皮过夜滋生细菌。
如果症状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配合短期使用激素类洗剂或抗真菌药物,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盲目自行用药。
小结:油头背后,是身体的求救信号头发出油,并不是单纯的“脏了”或者“体质问题”,而是身体健康状况的“窗口”。雄激素紊乱、脂溢性皮炎、生活习惯紊乱、营养缺失,都是可能的诱因。
与其一味频繁洗头,不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作息规律、饮食均衡、科学洗护,才是长久之计。头皮健康了,头发自然清爽有光泽,也能让你看起来更有精气神,真正从“头”开始改变。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皮脂腺功能异常与脂溢性皮炎诊疗共识》.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 54(3): 205-210.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头发一天不洗就很油也很痒(头发出油厉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