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由什么引起的(肝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有哪些)

肝硬化由什么引起的(肝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有哪些)

酆韶阳 2025-10-04 都市日报 1 次浏览 0个评论
肝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有哪些?

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病长期发展的终末阶段,其形成与持续存在的肝脏损伤密切相关,致病因素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的主导因素存在差异,但均通过反复炎症、肝细胞坏死及纤维化修复,最终导致肝脏结构不可逆改变。

(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占主导地位。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慢性乙肝患者若未及时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肝细胞持续受损,炎症反复发生,约 20%~30% 会在 5~10 年内进展为肝硬化。丙肝病毒传播途径与乙肝类似,其慢性化率高达 50%~85%,由于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出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不过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应用,丙肝导致的肝硬化发生率已显著下降。此外,丁型肝炎病毒(HDV)需依赖乙肝病毒才能复制,合并感染时会加速肝损伤进程,更易引发肝硬化。

(2)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是全球范围内肝硬化的重要病因。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乙醛具有强烈毒性,可直接损伤肝细胞,引发脂肪变性、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研究表明,每日饮酒量超过 80g 且持续 10 年以上者,肝硬化发生率明显升高。酒精性肝硬化的进展与饮酒量、饮酒年限及饮酒方式密切相关,空腹饮酒或混合饮用多种酒类时,肝脏损伤更为严重。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所致肝硬化的比例逐年上升,尤其在肥胖、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人群中高发。当肝脏内脂肪堆积超过 5% 时,可引发单纯性脂肪肝,若未得到控制,会进一步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此时肝细胞出现炎症、坏死,伴随纤维化,最终可能进展为肝硬化。其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及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相关,且常与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异常疾病并存,形成恶性循环。

(4)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由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肝脏组织引发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均可导致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女性,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引发慢性炎症,若未及时治疗,多数患者会在 10 年内进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主要损伤肝内小胆管,导致胆汁淤积,长期胆汁淤积可引发肝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多见于中年女性。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则以肝内外胆管炎症、纤维化和狭窄为特征,易并发胆管癌,且常与炎症性肠病相关,进展至肝硬化的风险较高。

(5)遗传代谢性疾病:部分遗传代谢性疾病可因代谢产物在肝脏蓄积,导致肝细胞损伤和纤维化,最终引发肝硬化。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铜代谢相关基因缺陷,导致铜在肝脏、脑部等组织蓄积,损伤肝细胞,若未早期干预,会逐渐进展为肝硬化。血色病则是由于铁代谢异常,导致过量铁在肝脏沉积,引发肝细胞坏死、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糖尿病等表现。此外,α1 -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遗传疾病也可通过影响肝细胞功能,导致肝硬化的发生。

(6)药物及毒物因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或接触肝毒性物质,可引起慢性肝损伤,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常见的肝毒性药物包括抗结核药(如异烟肼、利福平)、某些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免疫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通过直接损伤肝细胞或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肝损伤。此外,长期接触四氯化碳、磷、砷等化学毒物,或食用霉变食物(含黄曲霉毒素),也可导致慢性肝损伤,增加肝硬化的发生风险。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肝硬化由什么引起的(肝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有哪些)》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