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的张奶奶被查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跳每分钟只有30多下,如不尽快植入心脏起搏器,老人随时有生命危险。但张奶奶患强直性脊柱炎多年,脊柱已经严重畸形,与颈椎成直角,手术风险极高。我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许静主任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为老人实施了起搏器植入手术,老人终于心跳如常。
据许静介绍,老年患者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是不可逆的退行性病变,尚无明确药物可治疗,安置起搏器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常规的起搏器安装手术是经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入路放置心房和心室导管,然后与胸前皮下的脉冲发生器相连接,构成完整的起搏系统来带动心脏搏动。术中要求患者平卧,头向右侧微转,双肩向背部松展,以保证穿刺不损伤肺部。张奶奶颈椎完全强直,与胸部形成了直角,且头部不能左右转动,平时只能靠侧身、垫枕斜卧的姿势入睡,这样的强直体位几乎无法开展常规起搏器植入手术。此外,张奶奶还有多年的心衰、慢阻肺病史,术中一旦误穿肺尖,很可能导致老人心衰发作和肺功能受损。临床上治疗这类患者最保险方法是安置“无导线起搏器”,这样可以无视强直体位,从下肢股静脉作为开口将胶囊大小的起搏器安置在心室,但张奶奶无法承担此类起搏器的费用。
许静主任团队经过与张奶奶及家属的协商,决定尝试以常规方式为她安置起搏器。手术准备阶段,老人身体平卧在手术台上,但后颈部完全无法接触到手术台,手术团队用垫子将老人背部顶住,使老人的头部就与手术台成直角,为医生创造尽可能清晰的手术视野。术中,由于老人下颌与胸部紧密贴合,许静换了多个角度才成功穿刺,完成了起搏器安置最为关键的一步。可是由于脊柱畸形,血管走行迂曲,电极线在血管内弯折,无法进入心脏。此外,病人背部支撑力较差,术中长时间保持坐姿已经明显体力不支,必须加快手术速度。许静当机立断,使用相对柔韧的“左室电极植入长鞘”为电极线作指引,终于顺利通过了血管最迂曲的部位,接着迅速完成电极植入测试及起搏器的连接工作。最终手术历时2小时顺利完成,老人心跳恢复了正常。 屈志萍 许开旭
来源: 天津日报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吗(脊柱颈椎成直角心跳仅30下 危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