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 本源:五行源于十月历法之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
囗 时间:五时、五季
囗 空间:东、南、中、西、北
囗 观念:就时、空区位而言,人类第一次将自己生存的时、空区位放在一个有规则、有意义、可认知的时、空系统之中,由此形成了将可以认识的事物进行五季分类配位的观念。
囗 中医:《黄帝内经》将初始表达时序的“五行”观念予以延伸,以五种自然物质之间的相克为例进一步确立了五行的相克关系,认为“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素问·宝命全形论》),并将这一五行制约关系广泛地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各个层面,将这一观念界定为“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的属性及其联系和变化规律的知识”;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囗 理论:五行理论是确定五行的内涵、特性、归类方法及生克制化关系。
囗 哲学:用以解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相互联系的古代哲学理论,是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五行概说(晨学·五行·概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