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931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提到白血病,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血癌”,但其实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癌”,而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虽然现在治疗手段越来越多,但是白血病依然是一个让人听了心头一紧的词。
不少患者家属在亲人病情恶化时会问:“人到底是怎么走的?是白血病本身吗?”其实,真正导致白血病患者死亡的,往往不是白血病本身,而是它引发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很多人不敢细问、但又必须知道的问题。
一、白血病不是“血流成河”,而是“骨髓工厂罢工”白血病不是“血管里长瘤”,也不是“血液变黑”,而是因为骨髓里造血细胞出了问题。正常情况下,骨髓像个工厂,源源不断地制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但得了白血病之后,体内会出现大量“变异”的白血病细胞,它们像工厂里坏掉的机器,占据空间、抢夺营养,却不干正经活。
结果就是:红细胞不够了,贫血;白细胞不靠谱了,免疫崩溃;血小板不够了,容易出血。这时候,身体就像一座城池,城门大开、守军溃散,敌人(细菌、病毒、真菌)随时可能入侵。
二、人不是死于白血病,而是死于它的“后果”很多人以为白血病就是血癌,癌细胞扩散导致器官衰竭。但医生实话实说:真正要命的,是几个致命并发症。
1.感染失控:免疫系统彻底崩盘
白血病患者体内的正常白细胞严重下降,免疫力接近“归零”。一点小感冒,都可能迅速演变为致命肺炎。特别在化疗期间,患者会进入“骨髓抑制期”,也就是免疫功能最差的时候。这个阶段,只要感染上细菌、真菌或病毒,极容易出现败血症、脓毒性休克,短时间内就可能失去生命体征。
尤其是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是目前白血病患者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
2.重度出血:血小板低得像“空仓库”
血小板是止血的关键。正常人血小板在100~300×10⁹/L之间,而重型白血病患者常常低于20,甚至个位数。这意味着:轻轻一磕一碰,可能内出血;一场咳嗽,就可能导致肺出血;一次鼻血,就可能止不住。最危险的是颅内出血,往往毫无征兆,一旦发作,抢救时间很短,死亡率极高。
3.多器官功能衰竭:身体“熬不住了”
当感染、出血、缺氧交织在一起,身体各个系统会逐步“熄火”。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呼吸功能都可能出现衰竭。医学上称为“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这是白血病晚期常见的终末表现。
而此时,即便投入再多药物、设备支持,身体也没有足够能力配合,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指标一点点下降。
三、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治疗在进步中白血病并非不可治,尤其是儿童白血病,治愈率已超过80%。成人白血病中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借助靶向药物,很多患者可像慢性病一样长期带病生存。即使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也可以通过强化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手段,大幅延长生存期。
关键在于:
早发现、早诊断
规范治疗,避免“偏方”耽误时机
严密防控并发症,尤其是感染
就像医生常说的:“白血病不是不能治,而是不能拖。”
四、家属最容易忽视的事:别让“预防感染”变口头禅很多家属会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治疗方案上,却忽视了基础防护的重要性。
在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预防感染不是“建议”,是“底线”。
病房环境要干净,尽量避免探视,尤其是秋冬流感高发期。
饮食要注意卫生,生冷食物、未煮熟的肉类都要避免。
密切监测体温,一旦发热,立刻送医,不可等待。
一个被忽略的“低烧”,可能就是败血症的前奏。
五、医生心中最遗憾的,是这些“本可避免的死亡”有些患者其实病情稳定,指标也不错,但因为一场突发感染,短短几天就走了。还有的家属听信网络偏方,或者“恐惧化疗”,中断正规治疗,等到回头时,已无力回天。
医生最怕听到一句话:“早知道就……”白血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对它的基本了解和敬畏。不是病重才危险,而是并发症来的时候往往不给人反应时间。
最后的话:不是“熬死”的,而是“感染拖死的”很多人以为白血病就是慢慢拖着熬着,最后身体扛不住。但真实情况是,并发症来得快、下手狠、救治窗口极短。
如果你身边有白血病患者,请记住:
不是病情最重的时候最危险,而是免疫力最低的时候最致命;
不是治疗方案决定一切,而是防控并发症贯穿全程;
不是等到“病危通知书”才重视,而是每一个异常信号都不容忽视。
愿每一个与白血病作战的人,都能少走弯路,多一点胜算。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诊疗指南(2023年版)》[2]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人急性白血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3]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白血病临床诊疗与并发症处理手册》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急性白血病原因(白血病最后人是怎么没的医生实话实说多数是因为这几个并发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