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过程中,总会被一些“过来人”悄悄提醒,男女性的某些生理现象“都是这样”、某种体验“说明你不健康”,一扯开话题,七大姑八大姨还有热心同学总有自己的“权威解释”。
在李阿姨的印象里,女孩子月经不正常肯定“是平时憋着不敢出门”;王大爷更是笃信“早上冷水洗澡会伤肾,男人就得多吃腰子补补”…如此种种,你是不是也曾经坚信,或者被这样的经验“骗”过很久?
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些流传甚广的“生理常识”里,至少有8条几乎人人都踩过坑,其实都是彻头彻尾的谣言或者误解呢?甚至,其中有些“秘籍”还可能误导健康、让你走上弯路。赶紧来看,你有没有中招?
本期,我们梳理出8条最常见、却误导最多的两性生理“伪常识”,你肯定听过,而且很可能都曾信以为真——第7条尤其多人误会,99%的人都答错了!
关于女性:流传最广的3大误区
私处颜色变深=生活混乱?很多人以为,女性私处皮肤颜色“加深”说明生活“不检点”。其实,皮肤色素分布和性激素水平才是决定因素,尤其是在青春期后,体内雌激素上升,色素加深,这是完全正常的生理现象。研究显示,与私生活频率无关,每个女性的色素分布天生差异巨大,无需自卑、更不可被“标签化”。
没性生活=不会得妇科病?“只有结婚的女人才会有妇科病?”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观念。妇科疾病往往与卫生习惯、免疫力、激素水平等密切相关。北京协和医院妇科数据显示,单身女性患宫颈炎、阴道炎的比例不低于有性生活人群(约21.7%/22.5%),原因主要是屏障功能受损、卫生不到位及耐药菌感染。绝非“只有性”才会引发妇科问题。
买洗液天天洗更卫生?“私密部位要用洗液,越洗越健康”——或许你见过大量商家宣传。实际却恰恰相反!健康女性阴道有自己的“菌群平衡屏障”,经常用消毒洗液会破坏酸碱环境,反而引发细菌感染,甚至可能让妇科炎症发生率增加17%。正常情况下只需用清水冲洗即可,不必“越洗越强”,过度反而伤害。
关于男性:经久不衰的4大谎言
男性“食补”壮阳效果明显?很多男性相信“吃啥补啥”,尤其是吃牛鞭、动物腰子等滋补肾脏。事实上,这些食物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和脂肪,几乎不含所谓“壮阳成分”,且胆固醇含量高,吃多对心血管不利。哈佛大学营养系调研发现,“补肾补阳”食补方式几乎无直接科学证据支撑,男性体能和性能力主要受健康作息、运动、自身激素水平影响,盲目食补不但无效,反而伤健康。
小弟弟越长越有“本事”?“丁丁大才性能力强”——这是许多男性的执念。其实,阴茎长度与性能力高度无关,性能力涉及的心理、生理因素远比尺寸复杂。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阴茎长度分布和身高、体重一样,属于正常生理变异,性功能并不取决于长度。因此,对这个部位的过度焦虑,完全没有必要。
体外射精能避孕很安全?现实生活中,意外怀孕最常见的“借口”之一就是“我们有采取体外射精,应该很安全…”。但医学研究早已证实,体外射精失败率高达22%~27%,因为部分精液在行为开始时已不自主排出,含精子足以致孕。避孕只有使用安全套等科学措施才更可靠。轻信“自己把控得好”,后果可能追悔莫及。
男性自慰一定伤身?阳痿?很多年轻人背负“自慰有害”的心理负担。事实上,适度自慰是正常生理需求,也不会导致“阳痿”或心理障碍。中华医学会健康科普中明确指出:适度的自慰不仅有助于压力释放,还能改善心理状态(超73%受访青年有此体验),但需注意频率和卫生。所谓“导致不育、变笨、变傻”等说法无科学证据。
毛发旺盛=性欲强?这个“传说”男女都中招。其实,体毛多少由遗传和个体激素决定,和性能力毫无必然联系。数据显示,基因遗传/雄激素水平/身体敏感性等多因素共同决定体毛生长,和性能力无直接相关。“看毛发猜性欲”极不靠谱,容易产生自卑和误解。
这些错误生理观念为啥流传?你信过几条?
每个人获得性知识或男女生理常识的渠道很有限,家庭环境、社会误导与羞于启齿的氛围,往往让“以讹传讹”变得根深蒂固。部分商家的营销、部分“老经验”的灌输,让现代人对自己和异性身体产生过多误读。科学解读和良好心理健康、开放沟通缺一不可。我们需要用权威、真实、科学的方式来重新认识身体,拒绝无谓焦虑和盲目从众。
改善误区,建议这样做:记住这些科学常识守护身心健康
首先,信赖医学,不信“流言”:遇到两性健康问题,优先向医生或权威机构发问,切忌随意听信网络“土方法”或者民间谣传。
定期体检,把握自身变化:无论有无性生活、男女老少,定期体检、关注自身感受和变化,才能及时发现问题,科学预防和干预。
培养健康观念、良好习惯:尊重身体差异,养成科学清洁、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合理饮食的理念,远比盲目“补品、洗液、秘方”靠谱。
勇于沟通、理性看待生理健康:无论是面对自我困惑、家庭成员疑惑,还是子女健康教育,和信得过的医生、可靠的官方渠道沟通,杜绝“自己吓自己”。
其实,健康离不开科学理性和自我尊重。别让错误的生理知识绑架你的人生!值得再次强调:所有健康知识都应以权威医学为准,身体个体差异大,有困惑请一定去正规医院咨询。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中国性健康蓝皮书》 3.《妇科疾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 4.《男性健康管理现状及建议》中华男科学杂志 5.《体毛与激素关系浅析》中华皮肤科杂志 6.《阴道自净功能及常见误区》协和医院健康科普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两性健康性知识(8条男女性生理知识骗你很多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