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763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是不是得脑瘤了?”
“你这个头痛啊,很可能是‘身体在报警’。”
连续三个月,35岁的林先生总觉得脑袋像被勒住了一样,时不时还伴随眼前发黑、注意力涣散。他以为是压力太大,结果越拖越严重。直到某天早上开会时突然感觉眩晕,才赶紧去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后,他一脸错愕:不是脑子的问题,问题出在脖子和血压。
头痛不是简单的小毛病,身体正在发出信号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无缘无故的头痛。有的人以为是没睡好,有的干脆忍一忍就过去了。
但其实,反复头痛、注意力难以集中,很可能不是偶发问题,而是某些慢性病的“前哨信号”。
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发布的《成人慢性头痛诊疗指南》,慢性头痛的高发病因包括颈椎功能障碍、高血压、焦虑抑郁等,而这些问题若不及早发现,可能会长期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掩盖更严重的疾病。
医生提醒:反复头痛,要重点排查这两处异常一、颈椎出了问题,头就开始“叫苦”35岁的林先生最终被诊断为颈源性头痛。医生告诉他,他的颈椎曲度已经变直,部分椎体轻度退变,压迫到了颈部神经,这正是他头痛、眼花、注意力下降的“元凶”。
颈源性头痛其实并不罕见,尤其在长时间低头、坐姿不正、缺乏颈部运动的人群中更为常见。据协和医院神经科统计,约有20%-30%的慢性头痛患者,与颈椎功能障碍有关。
这种头痛有一个特点:常常从后脑勺开始,沿着头皮扩散,有时还会放射到眼睛或额头。很多人误以为是脑供血问题,结果检查脑部没事,反而忽略了颈椎。
医生建议,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做颈椎影像学检查:
经常感觉肩颈僵硬、头部沉重;
低头工作一小时内就开始头痛;
睡觉枕头不合适时更容易诱发头痛。
改善建议:
每隔40分钟起身活动颈部;
枕头高度控制在8-10厘米,保持颈部自然弯曲;
避免长时间低头刷手机、看电脑。
二、血压波动大,大脑“供电”不稳另一个常被忽视的元凶,是血压异常。
大脑是对血流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当血压过高或波动剧烈时,脑血管会因紧张收缩,引发搏动性头痛,有些人还会同时出现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脑疲劳”症状。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45亿高血压患者,而其中有近一半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或未规范治疗。中青年人群“隐匿性高血压”正在悄然上升。
林先生的血压在医院测出为144/96 mmHg,属于轻度高血压。医生判断,他很可能早已有血压波动,只是一直未重视。
哪些头痛要警惕高血压?
清晨起床时头痛最明显;
伴随耳鸣、视力模糊、胸闷等症状;
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易发作。
改善建议:
定期测量血压,记录波动情况;
减少高盐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剧烈波动。
不是所有头痛都要吃止痛药,要分清类型再处理在临床上,头痛大致分为两类: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
原发性头痛,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大多与情绪、作息有关;
继发性头痛,则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如颅内出血、脑瘤、颈椎病等。
对于频繁复发的头痛,不要总是依赖止痛药应付了事。长期服用止痛药可能导致“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反而加重症状。
精神注意力总是难集中,也可能是慢性病的“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经常性头痛还会对认知功能产生影响。研究显示,慢性头痛患者中,约有35%-50%伴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易疲劳等表现。
如果你发现自己:
明明睡够了,却总是精神不振;
看文件5分钟就开始走神;
情绪容易烦躁,做事提不起劲;
那很可能不是“累了”,而是身体某个系统已经出了问题。建议及时就医,排查颈椎病、高血压、焦虑障碍等相关疾病。
林先生后来调整了作息,开始每天坚持做颈部拉伸操,配合降压药物治疗,头痛发作频率明显下降,工作效率也回来了。
头痛不是简单的小毛病,它可能是身体对你发出的“最后警告”。别等到昏倒在办公室,才想起去检查。
如果你也经常莫名头痛、注意力涣散,不妨从颈椎和血压这两方面入手,查清楚问题根源,比一味忍耐或吃药更重要。
参考资料:
[1] 《成人慢性头痛诊疗指南(2020年)》.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2]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年).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早上起来头痛什么原因(经常无缘无故头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