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鼻咽癌的发病率是世界上各民族中最高的。
中国人鼻咽癌发病率是印度人的30倍,是日本人的60倍,广东人侨居美国后,鼻咽癌发生率也比当地美国人多21~34倍。
国内统计鼻咽癌又以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人最多,鼻咽癌的发病率在广东省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因此,曾有人把鼻咽癌称为“广东瘤”。移居上海10年以上的广东人,其鼻咽癌发病率仍比上海当地居民高2倍半。
有人报道在一个家族两代共49人中有9人先后患鼻咽癌,1人患乳腺癌,看来鼻咽癌的发病似乎与遗传有关。
鼻咽癌占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的2.81%,居第八位。鼻咽癌多发生于30~50岁之间,男性比女性多2~3倍。
鼻咽是连接鼻腔和口咽的一个近似立方形的腔道,由于它的位置隐蔽,鼻咽癌初期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因而常常没有及时发现。
鼻咽和头面部五官关系密切,因此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多种多样的五官症状,常被病人和医生疏忽,以致长期误为慢性鼻炎、中耳炎、颈部淋巴结结核或偏头痛等。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之一是鼻出血。开始时,血量很少,往往与鼻涕混合自鼻咽回吸咳出,见鼻涕内带有血丝;晚期常反复发生较大量的出血,有时大出血不易制止。
鼻塞也是鼻咽癌早期症状之一。开始时,鼻塞常常是单侧,随着癌的增大而加重,可发展成双侧鼻塞。
这是由于癌压迫后鼻孔所引起。病人常用麻黄素、鼻眼净等药滴鼻,但鼻塞并不能解除。鼻塞还可引起嗅觉减退。
如果癌压追了耳咽管,或堵塞了耳咽管的开口处,就会使中耳腔气压平衡失调,病人可出现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症状。
如果癌侵犯颅底骨,或颅神经被压迫,病人则会出现单翎头痛,开始为阵发性隐痛,部位固定,随着病情发展可变为持续性,疼痛加重。
到了晚期,癌侵犯颅神经,病人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复视、面部麻木,张口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许多症状。
如果癌向口咽、软腭侵犯,病人可出现一侧软腭下塌,发生吞咽或呼吸困难。癌溃破时,可有疼痛;癌坏死时,病人口腔有恶臭。
大多数鼻咽癌恶性度较高,发展迅速,常常向黏膜下生长和扩展,因此有些病人没有出现耳鼻症状,而在早期就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约有一半病人是由于摸到颈部肿块而求医。颈部肿块常常是无痛并逐渐增大,开始可活动,以后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固定,用消炎药治疗往往肿块不缩小。
鼻咽癌用放射治疗效果最好,另外可配合中医中药、化学治疗、手术治疗等。
Ⅰ期鼻咽癌治疗后,有80~90%病人可以颈部肿块生存五年以上;晚期病人治疗效果差一些,生存五年者约有27%。
诊断鼻咽癌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
EB病毒抗体测定和荧光素检查,可以用来普查,早期发现病人,鼻咽镜检查和颅神经检查,也都比较简单方便。
对鼻咽镜不易发现的粘膜下肿瘤,可用X线拍颅底片和鼻咽侧位片,了解肿瘤的范围和有无颅底骨质破坏;用棉签涂擦鼻咽部分泌物,作细胞涂片,在显微镜下寻找癌细胞,阳性率可达70%左右,在可能情况下,还可作鼻咽部活组织检查,作为鼻咽癌确诊的依据;在鼻咽部活组织取不到癌细胞时,还可考虑做颈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有些病人虽有鼻涕带血、听力下降、偏头痛等症状,但经过医生详细全面的检查,可能始终找不出明显的原因。
有这种情况,只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医生会密切观察的,病人用不着顾虑重重。
参考文献:
[1]饶东平,傅美芹,陈英杰,陈永兴. 广东省江门市鼻咽癌筛查人群EB病毒感染与流行现状[J]. 中国热带医学,2021,21(06):567-570+610.
[2]麦海强. 感染EB病毒就会得鼻咽癌吗[N]. 健康报,2021-05-24(008).
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图文,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复制。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鼻咽癌治疗好能活多久(鼻咽癌号称广东瘤鼻咽癌危害到底有多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