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美洛西林钠使用说明书
1、【用法用量】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剂量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成人一般为每日2-6g,严重感染可增至8-12g,最大可至15g。儿童按体重计算,严重感染可增至每日0.3g/kg。【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等,但多为轻度,一般不影响继续用药。
2、药理毒理方面,美洛西林钠是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阴性杆菌和某些革兰阳性球菌有抑菌作用,大剂量时具有杀菌作用。
3、【药物剂型】注射用,规格包括25g(0g美洛西林钠+0.25g舒巴坦钠)和5g(0g美洛西林钠+0.5g舒巴坦钠)。存储需密闭,凉暗干燥处保存。【药理作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为复方制剂,美洛西林为广谱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起效。
4、美洛西林钠的给药说明如下:过敏史筛查与皮试:使用前需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或其他过敏性疾病。应避免使用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但皮试液可用青霉素G或美洛西林注射液配制。皮内注射0.050.1mL后,20分钟观察结果。如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应按青霉素G过敏反应的抢救原则处理。
5、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是美洛西林钠的常用给药方式,肌内注射需将药物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静脉注射一般需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或5%-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对于成人,每日剂量范围为2-15克(2-15支),严重感染时剂量可增加至8-12克(8-12支),最高峰剂量可达15克(15支)。
6、注射用美洛西林钠适用的给药途径主要包括肌内注射、静脉注射以及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前需先将药物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静脉注射则通常将其溶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5%至10%葡萄糖注射液中。成人的日用量范围为2至6克,严重感染情况下可增至8至12克,最大剂量可达15克。
美洛西林钠与头孢菌素的具体化学结构差异是什么?
美洛西林钠与头孢菌素的化学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母环结构上:美洛西林钠:其化学结构中的母环为六元环。它属于青霉素家族的一员,具有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典型特征。头孢菌素:其化学结构中的母环则为七元环。
化学结构的差异揭示了它们的本质区别。美洛西林钠属于青霉素家族,其独特的性质在于其分子结构——母环为六元环。相比之下,头孢菌素的母环则更为复杂,为七元环,这就决定了它们在抗菌机制上的不同。过敏反应是用药安全的一环。
美洛西林钠是一种通过青霉素半合成技术获得的抗生素。青霉素类药物并非按照代际划分,而是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抗菌特性来分类。美洛西林钠与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同属于广谱抗生素,它们在抗菌谱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各具优势。
美洛西林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以及对青霉素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大剂量有杀菌作用。头孢他啶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为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抗菌谱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是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加入了酶,对于普通耐药的G+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对少数G-菌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头孢尼西钠则属于头孢菌素类,通常所说的先锋5是第一代头孢,而头孢尼西钠则是第二代,它同样对普通耐药的G+菌和G-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定义
1、【别名】诺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 【作用特点】 诺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为冻干粉针剂,纯度高,溶解快,配制方便。对革兰氏阴性、阳性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剂量有杀菌作用,尤其适用于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2、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所致的疾病,比如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和生殖器官等感染等,代表的疾病有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腹膜炎、骨髓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以及眼耳鼻喉科感染。
3、注射用美洛西林钠的作用和功效,主要是用于抗感染治疗。作为一个抗菌药物,适用于对美罗西林敏感菌的一系列细菌感染的治疗,包括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等革兰氏阴性菌。对于敏感菌株所导致的一系列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妇科生殖道感染等一系列感染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美洛西林钠是什么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