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脱皮是怎么回事(手起皮别光怪干燥这些隐形杀手可能正在啃你的手)

手脱皮是怎么回事(手起皮别光怪干燥这些隐形杀手可能正在啃你的手)

宗弘阔 2025-09-29 全球视野 8 次浏览 0个评论

洗手后发现指尖脱了层皮,做家务时指腹变得干巴巴、起白屑,甚至撕掉皮屑后还会隐隐作痛……手起皮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的烦恼,尤其到了换季时更常见。大多数人觉得这是“皮肤太干”,随便抹点护手霜就完事了,可有时却越抹越严重。其实,手起皮的原因远不止干燥那么简单,背后可能藏着多种“隐形凶手”。今天就来好好聊聊手起皮的那些事儿,帮你找到问题根源,让双手重新变得光滑。

一、环境“太折腾”,皮肤先“喊累”

1.空气太干燥,水分“跑太快”

这是手起皮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空气湿度低于40%时,皮肤表面的水分会快速蒸发,就像暴露在阳光下的小水坑,很快就会变干。尤其是秋冬季节,暖气或空调会让室内空气更加干燥,手部皮肤的角质层失去水分后,就会变得粗糙、脆弱,进而出现起皮、脱屑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的起皮,通常不会有明显的瘙痒或红肿,只是单纯的干燥脱屑。

2.温度“过山车”,皮肤“适应不来”

从寒冷的室外一下子进入温暖的室内,或者频繁出入温差大的环境,手部皮肤会受到冷热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和扩张频繁,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进而使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出现起皮。就像一块塑料布在冷热交替中反复伸缩,时间久了就会开裂、掉渣。

手起皮别光怪干燥!这些“隐形杀手”可能正在“啃”你的手

3.紫外线“太强烈”,皮肤“被晒伤”

很多人只知道夏天要给脸涂防晒霜,却忽略了双手也需要防晒。紫外线不仅会晒黑皮肤,还会破坏皮肤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干燥、起皮,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甚至会让手部皮肤提前老化。尤其是在海边、高原等紫外线强烈的地方,不注意手部防晒的话,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二、生活习惯“踩雷”,双手“遭了罪”

1.洗手“太勤快”,皮肤“被洗坏”

勤洗手是好习惯,但如果洗手次数太多,或者用了刺激性强的洗手液、肥皂,就会洗掉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这些油脂就像皮肤的“保护层”,能锁住水分,防止皮肤干燥。一旦保护层被破坏,皮肤就会变得敏感、脆弱,进而出现起皮、瘙痒。尤其是医护人员、厨师等需要频繁洗手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2.做家务“不戴手套”,化学物质“搞破坏”

洗碗、洗衣服、打扫卫生时,双手会接触到洗洁精、洗衣粉、消毒液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会溶解皮肤表面的油脂,破坏皮肤屏障。长期下来,手部皮肤就会变得干燥、粗糙,甚至出现起皮、开裂。就像用洗洁精反复擦洗一块木头,时间久了木头表面就会失去光泽、变得毛糙。

手起皮别光怪干燥!这些“隐形杀手”可能正在“啃”你的手

3.挑食“营养缺”,皮肤“没原料”

皮肤的健康需要多种营养物质的支持,如果长期挑食、偏食,导致身体缺乏某些营养素,也会引起手起皮。比如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皮肤角质代谢异常,出现干燥、脱屑;缺乏维生素B族会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让皮肤变得敏感、容易起皮;缺乏锌元素则会影响皮肤的修复能力,让起皮的伤口难以愈合。

三、皮肤“闹情绪”,疾病“来捣乱”

1.汗疱疹:先起小水泡,破了就起皮

汗疱疹是一种好发于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皮肤的复发性水疱性皮肤病。发病时会先出现一些米粒大小的小水泡,水泡干涸后就会开始脱皮,露出红色薄而嫩的新皮,有时还会伴有瘙痒或灼痛感。这种疾病多与精神紧张、压力大、手足多汗、真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春夏之交或季节交替时容易发作。

2.手癣:先从一只手开始,还会传染

手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手部浅表皮肤真菌感染,具有传染性。发病初期通常是一只手先出现脱皮,尤其是虎口、手指缝等部位,皮肤会变得粗糙、增厚,伴有瘙痒,严重时还会出现水疱、糜烂。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传染给另一只手,甚至传染到脚上引起足癣(脚气)。

手起皮别光怪干燥!这些“隐形杀手”可能正在“啃”你的手

3.剥脱性角质松解症:大面积脱皮,不痛也不痒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是一种掌跖部角质层浅表性剥脱性皮肤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多汗、情绪等因素有关。发病时手掌、手指腹会出现白色小点,然后逐渐扩大,形成干燥的脱皮,脱皮后皮肤看起来比较光滑,一般没有明显的瘙痒或疼痛症状,多在春夏或秋冬季节交替时发作。

记住,双手是我们的“第二张脸”,需要我们用心呵护。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手部防护和保湿,让双手始终保持光滑细腻,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手脱皮是怎么回事(手起皮别光怪干燥这些隐形杀手可能正在啃你的手)》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