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怪 “不卫生”
“手上长了硬疙瘩,抠破还会传染到别处,医生说是寻常疣 —— 我每天洗手,怎么还会得?”“脖子上长了好多小肉揪,是不是因为戴项链摩擦出来的?”
很多人长了低危皮肤疣,第一反应是 “自己没洗干净”,但其实低危皮肤疣(比如寻常疣、扁平疣、丝状疣)的诱发,和 “脏不脏” 关系不大,更多是日常没注意的小习惯 “给病毒可乘之机”。
低危皮肤疣的 5 个常见诱发原因,对应不同疣的类型,你能对号入座1. 「接触传播」:摸了带病毒的东西没洗手,病毒粘在皮肤上HPV 低危型会通过 “直接接触”(比如摸别人的疣)或 “间接接触”(比如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这是最常见的诱发原因,尤其容易长寻常疣、跖疣:
寻常疣(手上、胳膊上):比如别人手上长疣,你和他握手后没洗手,又用手摸自己的手指、胳膊;或者摸了公共场合的扶手、电梯按钮、健身房器械后没清洁,病毒粘在手上,再遇到皮肤破损就会扎根;跖疣(脚上):去公共浴池、游泳池光脚走,踩了带病毒的地面;或者穿了别人穿过的拖鞋、袜子,病毒粘在脚上,再加上脚出汗多,就容易长跖疣。怎么防?:摸过公共物品后及时用肥皂洗手;去公共浴池、健身房穿自己的拖鞋,别光脚走;家人长疣,别共用毛巾、搓澡巾。2. 「皮肤有破损」:倒刺、划伤没处理,成了病毒 “入口”HPV 低危型不能穿透完整的皮肤,只有皮肤有 “小缺口”(比如倒刺、划伤、磨损)时,才能钻进去 —— 这就是为什么手上、脚上最容易长疣,因为这些部位日常容易受伤:
手上长寻常疣:经常做家务、剥橘子、撕胶带,手指磨出小伤口或倒刺,没及时涂护手霜修复,病毒就从伤口钻进去;脚上长跖疣:鞋子太硬、太挤,磨得脚底起茧子、有小破损;或者走路时不小心踩到小石子,脚底划伤,病毒就趁机入侵;怎么防?:手上有倒刺别用手揪,用剪刀剪了后涂护手霜;脚底磨破、划伤后,用碘伏消毒,别沾水,等伤口长好再穿鞋子。3. 「免疫力低」:熬夜、压力大,身体 “打不过” 病毒就算接触了病毒、皮肤有破损,只要免疫力强,身体也能把病毒 “清除掉”;但免疫力弱时,病毒就会在皮肤里 “扎根繁殖”,慢慢长出疣 ——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感冒、熬夜后,突然长疣:
扁平疣(脸上、手背):年轻人经常熬夜加班、刷手机到半夜,免疫力下降,病毒在脸上、手背的皮肤里繁殖,长出扁平的小疙瘩(颜色和皮肤差不多,不疼不痒,容易被忽视);丝状疣(脖子、腋窝):中老年人、产后妈妈,因为年龄大或产后身体虚弱,免疫力低,脖子、腋窝这些褶皱多的地方,容易长细长的 “肉揪”;怎么防?:每天睡够 7-8 小时,别熬夜;压力大时多运动(比如每天快走 20 分钟);感冒、生病时多休息,别硬扛。4. 「摩擦刺激」:经常蹭到的地方,病毒容易 “扩散”已经长了小疣,如果经常摩擦刺激,不仅会让疣变大,还会让病毒粘在周围的皮肤上,诱发新的疣 —— 这就是为什么脖子、手指关节这些 “容易蹭到” 的地方,疣会越长越多:
丝状疣(脖子):经常戴项链、穿高领毛衣,摩擦脖子上的小疣,病毒被蹭到周围皮肤,长出新的肉揪;寻常疣(手指关节):经常敲键盘、握鼠标,摩擦手指关节上的疣,疣会变大,还可能传到其他手指;怎么防?:脖子长疣别戴太粗的项链,穿宽松的衣服;手指长疣别老摸、老抠,敲键盘时可以贴个创可贴(别包太紧)。5. 「抠破扩散」:自己抠疣,病毒 “越抠越多”很多人长了疣觉得 “难看”,就用手抠、用剪刀剪,结果不仅没去掉疣,还让病毒粘在手上,传到其他地方 —— 这是最 “得不偿失” 的诱发原因,几乎每个 “疣越长越多” 的人,都有抠疣的习惯:
比如手上长了一个寻常疣,抠破后手上沾了病毒,再摸脸,脸上就会长扁平疣;再摸脚,脚上就会长跖疣;抠破的疣还会引发感染,让疣变得红肿、疼,甚至流脓;怎么防?:不管疣多难看,都别用手抠、用剪刀剪,想去掉就去医院(医生会用冷冻、激光等方法,安全又快)。最后医生提醒:防低危皮肤疣,做好 “3 件小事” 就够了其实低危皮肤疣很好预防,日常做好这 3 件事,就能减少诱发风险:
保护皮肤不破损:手上有倒刺、脚上有磨损,及时涂护手霜、润肤霜;做家务、运动时戴手套、穿合适的鞋子;少接触 “可疑物品”:公共场合别光脚、别共用个人物品;家人长疣,分开用毛巾、拖鞋,定期用开水烫洗这些物品;提高免疫力别偷懒:别熬夜、别过度劳累,感冒生病时多休息,免疫力强了,就算接触病毒也不容易长疣。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手背上长了个硬疙瘩,一年多了(手上长疣脖子长肉揪低危皮肤疣的 5 个诱发原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