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与呼吸道药物:
1.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怕冷、流清涕)。
2.银翘解毒片: 疏风清热,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咽痛)。
3.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
4.抗病毒口服液:抗病毒,用于流感或病毒性感冒。
5.氨溴索: 祛痰药,促进痰液排出,用于咳嗽有痰。
6.溴己新: 稀释痰液,适用于支气管炎。
7.复方甘草片: 镇咳祛痰,但不宜长期服用(含阿片成分)。
8.右美沙芬:中枢性镇咳药,适用于干咳无痰。
9.氨茶碱: 平喘药,用于支气管哮喘(需监测血药浓度)。
10.沙丁胺醇气雾剂:快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急救用)。
二、心血管与降压药物:
11.硝苯地平:短效降压药,也可缓解心绞痛。
12.氨氯地平:长效降压药,平稳控制血压。
13.厄贝沙坦: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保护肾功能。
14.卡托普利: 降压兼治心衰,但可能引起干咳。
15.美托洛尔:减慢心率,用于高血压、心绞痛。
16.辛伐他汀:降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
17.阿托伐他汀:强效降脂,稳定动脉斑块。
18.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快速缓解心绞痛。
19.单硝酸异山梨酯:预防心绞痛发作。
20.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预防心梗脑梗(餐前用)。
三、消化系统药物:
21.奥美拉唑:抑制胃酸,治疗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
22.兰索拉唑:作用类似奥美拉唑,抑酸更强。
23.雷贝拉唑:新一代抑酸药,起效快。
24.铝碳酸镁:中和胃酸,快速缓解胃痛、烧心。
25.硫糖铝:保护胃黏膜,用于胃炎、溃疡。
26.多潘立酮:促胃肠动力,缓解腹胀、呕吐。
27.莫沙必利: 全胃肠动力药,改善消化不良。
28.蒙脱石散:止泻药,吸附肠道毒素。
29.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腹泻、便秘。
30.乳果糖口服液:润肠通便,适用于慢性便秘。
四、抗生素与抗感染药物:
31.阿莫西林:青霉素类,用于呼吸道、尿路感染。
32.头孢氨苄:第一代头孢,治疗皮肤、呼吸道感染。
33.头孢呋辛:第二代头孢,对革兰阴性菌有效。
34.头孢曲松:第三代头孢,用于重症感染(如肺炎、脑膜炎)。
35.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
36.左氧氟沙星:喹诺酮类,用于泌尿、呼吸道感染(18岁以下慎用)。
37.甲硝唑:抗厌氧菌,治疗牙周炎、阴道滴虫病。
38.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
39.阿昔洛韦滴眼液/乳膏:抗疱疹病毒,治疗带状疱疹。
40.红霉素眼膏:用于沙眼、细菌性结膜炎。
五、内分泌与代谢药物:
41.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改善胰岛素抵抗。
42.格列本脲:刺激胰岛素分泌,易致低血糖。
43.格列齐特:降糖兼保护血管,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
44.阿卡波糖:延缓碳水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45.胰岛素:1型糖尿病必需,2型糖尿病重症时使用。
46.呋塞米:强效利尿剂,用于水肿、高血压(注意补钾)。
47.螺内酯:保钾利尿剂,常与呋塞米联用。
48.氢氯噻嗪:中效利尿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49.华法林:抗凝药,预防血栓(需定期监测INR)
50.肝素:注射用抗凝剂,用于术后或深静脉血栓。
六、抗过敏与皮肤药物:
51.氯雷他定:第二代抗组胺药,用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
52.西替利嗪:抗过敏,缓解瘙痒、打喷嚏。
53.苯海拉明:第一代抗组胺药,止痒但易嗜睡。
54.炉甘石洗剂:止痒,用于湿疹、痱子。
55.皮炎平软膏:含激素,短期用于过敏性皮炎。
56.派瑞松乳膏:抗真菌+激素,治疗湿疹合并感染。
57.达克宁乳膏:抗真菌,用于脚气、股癣。
58.阿昔洛韦乳膏:治疗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59.氟轻松乳膏:强效激素,用于顽固性皮炎(不宜长期用)。
60.云南白药: 止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
七、神经系统与精神药物:
61.地西泮(安定):镇静催眠,抗焦虑(易成瘾)。
62.苯巴比妥:抗惊厥、镇静,用于癫痫。
63.尼可刹米:呼吸兴奋剂,抢救中枢性呼吸抑制。
64.甲钴胺:营养神经,治疗周围神经病变。
65.维生素B1:预防脚气病,改善神经炎。
66.维生素B6:缓解妊娠呕吐、脂溢性皮炎。
67.维生素C:抗氧化,促进伤口愈合。
68.维生素E:保护细胞膜,预防习惯性流产。
69.葡萄糖酸钙:补钙,缓解手足抽搐。
70.碳酸钙D3:补钙+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八、外用药与急救药物:
71.碘伏: 皮肤消毒,伤口清洁(不刺激)。
72.酒精:75%浓度用于消毒,50%以下用于物理降温。
73.创可贴:小伤口保护,避免感染。
74.风油精:驱蚊止痒,缓解头痛。
75.清凉油: 提神醒脑,缓解蚊虫叮咬。
76.正红花油:活血化瘀,治跌打损伤。
77.关节止痛膏:缓解风湿痛、扭伤。
78.开塞露: 润滑通便,应急用(不宜长期依赖)。
79.呋麻滴鼻液:缓解鼻塞(连续使用≤7天)。
80.布地奈德鼻喷雾:治疗过敏性鼻炎(激素类,需规律使用)。
九、妇科与泌尿药物:
81.缩宫素:催产或产后止血(仅医院用)。
82.硫酸镁:抑制宫缩(治早产)、降压(子痫)。
83.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
84.克霉唑栓:抗真菌,治霉菌性阴道炎。
85.坦索罗辛:改善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
十、其他常用药:
86.复方丹参片:活血化瘀,辅助治疗冠心病。
87.藿香正气水:解暑化湿,治胃肠型感冒。
88.西瓜霜含片:清热解毒,缓解咽喉肿痛。
89.草珊瑚含片:消炎止痛,用于咽炎。
90.碘甘油:口腔溃疡、牙龈炎局部涂抹。
91.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用于皮肤或黏膜表面麻醉(如口腔溃疡、小手术前镇痛)。
92.地塞米松:强效糖皮质激素,抗炎、抗过敏,用于严重过敏、自身免疫病等。
93.泼尼松:中效激素,用于哮喘、风湿病等慢性炎症。
94.阿托品:中效激素,用于哮喘、风湿病等慢性炎症。
95.山莨菪碱:类似阿托品,缓解胃肠绞痛、胆结石疼痛。
96.洛贝林:呼吸兴奋剂,用于新生儿窒息、中枢性呼吸衰竭。
97.尼莫地平:改善脑血流,预防脑血管痉挛(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后)。
98.曲马多:治疗神经痛(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遗痛)。
99.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痛(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遗痛)。
100.多塞平:三环类抗抑郁药,兼治慢性疼痛和失眠。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药物流产的常用药物有哪些(一句话总结门诊常用100种药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