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具有补脾胃的中成药有很多,通常需由中医师辨证后,从而遵医嘱使用恰当的药物。
1、脾胃气虚:这类患者多表现为食欲降低、脘腹胀满或隐隐疼痛、嗳气、反酸、腹泻,以及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肢体倦怠、形体消瘦或肥胖或浮肿等症状,其舌脉特征为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或缓。因此,可遵医嘱以益气健脾和胃为治法治疗,常用中成药包括四君子丸、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等。
2、脾胃阳虚:这类患者多表现为脘腹冷痛、喜温喜按,饮食减少、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以及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肢体浮肿等症状,其舌脉特征为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因此,可遵医嘱以温中健脾和胃为治法治疗,常用中成药包括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小建中颗粒、温胃舒胶囊、虚寒胃痛颗粒等。
3、胃阴不足:这类患者多表现为胃脘隐隐灼痛、嘈杂不舒、饥不欲食、干呕、呃逆,以及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症状,其舌脉特征为舌红少苔、脉细数。因此,可遵医嘱以益胃养阴为治法治疗,常用中成药包括阴虚胃痛颗粒、养胃舒颗粒、胃康灵颗粒、养胃舒胶囊等。
4、其他:除了上述证候,患者在脾胃虚弱同时,可能合并肺气不足、心血亏虚、肝气郁结、肾气或肾阳虚衰、湿浊内阻、湿热内蕴等多种证候,因此需要遵医嘱使用相应的中成药或中药方剂。
综上所述,由于中医理论复杂,因此建议人们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达到调补脾胃的目的。人们不宜自我诊断或自行用药,以免因治疗不当而造成病情延误或加重。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应加强饮食和生活调理,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补脾胃的中药有哪些(补脾胃的中成药有哪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