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乳腺癌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之一,我国也不例外。据GLOBOCAN 2022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每年乳腺癌新发病例数约为230万例,死亡病例约67万例,其中中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数约为35.72万。近年来,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国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仍存在一定差距,整体相差约10%。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肿瘤生长的关键手段,尤其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HR+)患者,约占乳腺癌病例的70%。其核心机制在于阻断雌激素对癌细胞的刺激作用,通过药物降低体内雌激素浓度或干扰受体信号传导,从而延缓肿瘤进展。与化疗的“无差别攻击”不同,内分泌治疗具有靶向性强、副作用较轻的优势,患者生活质量更高,且适合长期巩固治疗。
分子分型
根据 HR 和 HER-2 的不同,将乳腺癌分为四个亚型,其中内分泌型乳腺癌 Luminal A 型和 Luminal B 型,A 型比 B 型对内分泌治疗更敏感,应用内分泌药物疗效更好,但化疗药物获益低。二者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 PR 的表达,因为 PR 是重要的乳腺癌预后指标,CSCO 乳腺癌指南将 PR 20% 阳性作为 Luminal A 型和 Luminal B 型的临界值;二是 Ki-67 的表达,它是一种细胞增殖指数,数值越大,就代表细胞增殖快,恶性程度高,预后越差。
内分泌治疗常用药物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在不同组织中表现出不同的雌激素激动或拮抗活性。例如,他莫昔芬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 SERMs,在乳腺组织中表现为雌激素拮抗作用,能够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而在骨骼和子宫内膜组织中,则呈现出雌激素激动作用。
代表药物:他莫昔芬、托瑞米芬
通过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阻断雌激素信号通路,适用于绝经前/后患者。他莫昔芬是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一线药物,可降低50%复发风险,但需警惕子宫内膜增厚等副作用。托瑞米芬拟雌激素作用较弱,子宫内膜刺激风险更低。
2.芳香化酶抑制剂(AI)
芳香酶(aromatase , AR) 是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 的一种复合酶, 它由血红蛋白P450 a rom和还原型辅酶NADPH 组成, 是催化生物体内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的限速酶。雌激素与肿瘤进展有关,芳香酶在雌激素生物合成中起最终的限速催化作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能特异性导致芳香酶失活, 阻断芳构化反应, 抑制雌激素生成,降低血液中雌激素水平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多用于抗雌激素(他莫昔芬)治疗失败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
代表药物:依西美坦
依西美坦是一种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其作用是与芳香化酶不可逆地结合,并造成永久性失活,能够有效减少浸润性乳腺癌发病率、降低高危乳腺癌的复发风险。依西美坦是一种不可逆的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主要由雄激素通过外周组织芳香化酶的作用转化而成。
适应证
(1)用于经他莫昔芬辅助治疗 2-3 年后,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妇女的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直至完成总共 5 年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2)用于经他莫昔芬治疗后,其病情仍有进展的自然或人工绝经后妇女的晚期乳腺癌。尚不明确本品在雌激素受体阴性患者中的疗效。
3.CDK 4/6 抑制剂
CDK 是细胞分裂的重要调节剂,CDK4 和 CDK6 控制着细胞从 G 1 期到 S 期的转变,且活性主要受 D 家族细胞周期蛋白调节。CDK4/6 抑制剂会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代表药物:哌柏西利
哌柏西利,商品名为爱博新,是一种口服的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s)4和6抑制剂。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能够显著抑制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细胞生长,与抗雌激素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并能逆转内分泌耐药。它主要用于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使用作为绝经后女性患者的初始内分泌治疗。
临床疗效:
HENRI-3是一项基于SEER-Medicare数据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比较2015至2019年间新诊断为HR+/HER2-转移性乳腺癌且年龄≥65岁的患者接受哌柏西利+AI或单独AI一线治疗的生存差异。主要终点是OS。研究通过sIPTW平衡不同治疗组的基线差异,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进行敏感性分析。
研究数据:
结果表明,未校正时,哌柏西利+AI组相比单独AI组显著延长中位OS(44个月 vs 24.2个月,HR=0.54,95% CI:0.43-0.66);经sIPTW校正后观察到一致获益趋势(37.6个月 vs 25.5个月,HR=0.73,95% CI:0.59–0.91)。基于PSM(41.1个月 vs 28.9个月,HR=0.67,95% CI:0.54-0.85)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HR=0.61,95% CI:0.48–0.77)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均支持sIPTW主要分析结果,提示该研究结果稳定可靠。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未校正时哌柏西利+AI相比单独AI一线治疗显著延长OS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sIPTW校正后哌柏西利+AI相比单独AI一线治疗显著延长OS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PSM分析显示哌柏西利+AI相比单独AI一线治疗显著延长OS
研究结论:
HENRI-3研究基于SEER-Medicare数据库(覆盖美国35%老年人群)证实,哌柏西利+AI可显著改善初诊HR+/HER2-转移性乳腺癌老年患者的中位OS。
4.孕激素类
通过改变激素环境抑制肿瘤,对骨转移疗效优于他莫昔芬,但因肥胖、血栓等副作用多用于晚期症状缓解。
代表药物:甲羟孕酮
醋酸甲羟孕酮是一种合成孕激素,常用于治疗异常子宫出血(AUB)。
作用机制:
(1)转化子宫内膜:通过补充孕激素,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持续刺激,促进子宫内膜从增生期转化为分泌期,停药后发生撤退性出血(“药物性刮宫”效应),从而调整月经周期。
(2)抑制排卵:高剂量时可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减少内源性雌激素分泌,防止子宫内膜过度增生。
适应症
(1)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围绝经期等无排卵情况。
(2)子宫内膜增生:单纯性或复杂性增生(需排除不典型增生)。
(3)调整月经周期:用于月经紊乱的长期管理。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5.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
直接降解雌激素受体,适用于抗雌激素治疗失败的患者。每月注射一次,局部注射疼痛为主要不良反应。
代表药物:氟维司群
氟维司群(fulvestrant)商品名芙仕得,为竞争性的ER拮抗剂,主要用于已接受抗雌激素药物(如TAM)但病情仍趋恶化的绝经后患者,或第3代AIs耐药的后续治疗。氟维司群注射液由阿斯利康公司研制,美国FDA于2002年4月批准上市,英国于2004年4月批准上市。根据两项Ⅲ期注册临床研究0021和0020的结果,美国和欧洲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批准了氟维司群每月250mg用于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绝经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临床应用:
0021和0020研究原本设定了氟维司群250mg、氟维司群125mg和阿那曲唑1mg共3组进行比较,且试图证明氟维司群的疗效优于阿那曲唑。但在临床试验中发现,氟维司群125mg在30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疗效,因而终止了125mg组的研究。这两项研究均表明,氟维司群250mg在至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客观疗效(objective response,OR)和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等治疗终点方面与阿那曲唑相当,两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北美患者中,氟维司群组的缓解持续时间(duration of response,DOR)显著长于阿那曲唑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 1.35,95%CI = 1.10~1.67,P < 0.01;两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均轻微、短暂。
研究结论:
两项研究合并后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氟维司群组关节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阿那曲唑组,P =0.0036。表明氟维司群250mg在疗效上优于阿那曲唑1mg,耐受性略优于阿那曲唑。
大和米蕈
大和米蕈是专利米糠精华,由大和药品株式会社与美国加州医科大学UCLA/Drew的M.Ghoneum教授共同研究, 以专利技术分解高级日本米米糠, 成功地制造出新一代免疫提升及调节剂, 就是大和米蕈Biobran® 米糠阿拉伯木聚糖衍生物(MGN-3)。 大和米蕈是日本人强化免疫力,辅助抗癌症治疗的新一代功能性健康食品。大和米蕈Biobran® 通过很多实验,证明其不仅具有免疫力提升功能同时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抗炎、抗过敏、抗酸化等)。
大和米蕈Lentin Plus®通过很多医学及临床实验证明功效显著,不仅于日本国内销售30多年,而且还出口到世界超过55个国家, 多国医生采用,属医疗级食物补充品。
大和米蕈在乳腺癌中应用
人们对替代疗法的兴趣日益浓厚,这些疗法通过降低药物浓度来减轻化疗的毒性,同时保持对癌细胞的效研究表明,来自米糠的阿拉伯木聚糖 MGN-3/Biobran大和米蕈 能使人类乳腺癌细胞 (BCC) 对柔红霉素 (DNR) 敏感。
在研究中,专家们进一步评估了大和米蕈使细胞对另一种化疗药物紫杉醇敏感的能力。材料和方法:在有或没有 大和米蕈 的情况下,将非转移性 MCF-7(人类 BCC)和转移性 4T1(小鼠 BCC)细胞与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一起培养。检查了细胞存活、DNA 损伤和细胞增殖。结果:MGN-3 使两种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提高了 100 多倍。从机制上看,大和米蕈与紫杉醇具有协同作用,可造成 4T1 细胞 DNA 损伤、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增殖。
结论:数据表明,大和米蕈是一种有效的化学增敏剂,可能成为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新型辅助疗法。
结语
内分泌治疗需个体化用药,严格遵医嘱并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补钙、适度运动)可减轻副作用,提高疗效。如有疑问,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方案。购买大和米蕈,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
温馨提示:大和米蕈为非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女性内分泌失调药(乳腺癌患者必看一文读懂什么是内分泌治疗及临床常用药物盘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