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看诊的时候会发现,我除了问孩子吃的怎么样、睡得怎么样,还会特别追问大便的细节:一天几次?干不干?形状如何?
有些家长会疑惑,大便和长个子有什么关系?
其实这里藏着一条关键的中医逻辑——肠道通则气血通,脾胃和则生长旺。
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脾胃功能尚未健全,极易出现“一积生百病”的情况。临床观察发现,70%的生长迟缓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排便异常。当肠道成为“垃圾场”,身体被迫调动元气去“救火”,哪还有多余能量用于生长发育?
孩子的便秘并非千篇一律,简单可分为“羊屎蛋”“干硬难拉”和“前干后稀”等不同类型,其背后的“病根”各不相同,调理方法也需对症下药。
因此今天我来教大家如何通过观察孩子的便便,辨别体质,并搭配相应的食疗小方,帮助孩子通便、祛火、养脾胃,让吸收跟得上,个子自然往上窜!
一、胃火旺——便便像“羊屎蛋”
特点:大便一颗颗,又干又硬,像羊粪一样,排便非常费力,孩子可能因肛门疼痛而哭闹。
其他信号:口气重、口干舌燥、爱喝冷饮、手心脚心发热、睡觉翻滚不安稳、舌苔黄厚。
病根:通俗讲,是肠胃里有积滞,郁而化热了。好比锅里的食物堆积太久,被“烧干”了水分。
调理:推荐萝卜蜂蜜水。将白萝卜切片煮水,放置温热后加入一勺蜂蜜即可。白萝卜能消食积、清热顺气;蜂蜜润燥滑肠。两者结合,能有效清理肠胃积热,软化干硬大便。(注意:1岁以下婴儿不宜食用蜂蜜)
二、肺火旺——便便粗大干硬
特点:大便不是一粒一粒,而是整体又粗又硬,堵在门口,孩子憋得脸红脖子粗也难以排出。
其他信号:容易感冒、咳嗽、咽喉干痛、皮肤干燥、舌质偏红。
病根: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一身之气,当肺有燥热,宣发肃降功能失调,无法将足够的水分和动力输送到大肠,导致大肠传送无力,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大便干结。
调理:推荐百合杏仁露。将百合和杏仁用清水浸泡1小时后,放入料理机中,加适量清水打成浆。过滤后倒入小锅,小火煮开,加入冰糖调味即可。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甜杏仁润肺通便、止咳平喘。这款饮品能润肺生津,从源头为大肠输送“润滑油”。
三、脾虚湿困——便便稀软或黏腻
特点:这类孩子不一定是便秘,但大便状态不佳。可能表现为大便不成形、软烂黏腻,容易粘在马桶上冲不干净;或者“前干后稀”,开头干硬,后面却是软便。
其他信号:食欲不振、脸色偏黄、容易疲劳、体型偏瘦或虚胖、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
病根:这是脾的运化功能减弱了。脾负责消化食物、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内停,好比土壤过于潮湿,烂泥糊住,同样会影响营养的吸收和输送。
调理:推荐苹果山药水。将不去皮的苹果切块,和山药片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至山药软烂即可。苹果生津开胃,煮熟后果胶有收敛作用;山药是健脾益气的“明星食材”,能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从根本上祛除湿气。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孩子经常便秘怎样调理(便便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