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刚到诊室,一位满脸焦虑的患者便匆匆赶来,她是从县里辗转来的,手中的报告单上 “卵巢囊肿 5.8cm” 的字样格外刺眼。当地医生建议手术,她害怕极了,大老远坐车来找我。我赶忙安抚她,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可以保守调理,她这才稍稍安心。
卵巢囊肿这种有形的物质,类似于中医上的“癥瘕”。《妇人良方》中是这样说的:“妇人腹中瘀血者,有月经闭积,或产后余血未尽,或风寒滞瘀,久而不消,则为结聚癥瘕。”
“癥瘕”二字其实是两个意思,既有区别又要联系。“癥”属于有形的,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疼痛有固定的地方,属于血分;“瘕”是假聚成形,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属于气分。但二者都是正气不足,痰瘀互结,气聚不散,时间长了就成了癥,所以临床上一般不做明确区分,统称为“癥瘕”。
中医在治疗这类疾病,能保守就能保守,实在太大了,超过保守范围,才会考虑手术,术后仍需要调体质,以防复发。
那卵巢囊肿怎么保守治疗呢?
大多是的卵巢囊肿,离不开“痰瘀”,经常有瘀热夹杂,所以治疗以清热化瘀、软坚散结为主,再配合扶正固本的中药,扶正祛邪两不误,将囊肿连根拔除。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临床上经常用的消囊方,只要辨证准确,效果非常突出。
消囊方
组成:党参、赤芍、白芍、海藻、半枝莲、制香附、刘寄奴、三棱、青皮、陈皮
用法:每日一剂,加水1000毫升浸泡一个小时之后,煎两遍,每次煎40分钟,煎出200毫升左右,合到一起共400毫升。每天喝两次,早晚各一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
临床随诊加减——
气阴两虚者,加太子参、石斛等;
脾虚者,加白术、白芍、炒麦芽、山药、白扁豆、芡实等;
湿盛明显者,加炒牵牛子、猪苓。
曾有一个患者,检查左侧卵巢囊肿5x4x3cm,左卵巢旁液性暗区4cm,月经提前量多,经期腰酸乏力,左侧小腹有酸胀感,大便软。
辨证后属于气滞血瘀、痰瘀互结之症。日久化热,痰凝血瘀,所以月经血块大而且量多。
给她开了“消囊方”加上桃仁、牡丹皮、山楂加强活血的效果,蛇床子温阳通络,炒牵牛子利水消肿。通过养血调经、健脾疏肝、软坚散结的方法,几个月后复查卵巢囊肿缩小到2cm,旁边的液性暗区也消失了。
此案例仅作为参考,中药是一人一方,一定要辨证。用药的时候要注意,女性有月经期,所以治疗一定不能一方吃到底,最好是分为经期和非经期去调。经期以调理冲任为主,并根据患者体质的强弱,经量多少,来加减用药,体弱者偏重扶正固本,经量多者偏重益气或者固经,经量少者偏重于补气养血。
非经期偏重祛邪为主,“坚者削之”,用大剂量的化痰软坚、清热活血的药来攻伐肿块。另外囊肿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久病一般会虚实夹杂,用药不要一味的强攻,要注意固护正气,中间根据患者的用药反应定期调整。
我是河南公立三甲医院的妇科主任医师杨雁鸿,从事妇产行业40多年,如果你有相关问题,可以随时提问,我将尽力帮助大家。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右侧附件囊肿怎么治疗(赶走5cm的卵巢囊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