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在口腔治疗中十分常见,无论是智齿捣乱,还是病牙“罢工”,拔牙后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恢复速度与健康状况。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感染、出血等问题。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拆解拔牙后必须牢记的注意事项,助你轻松度过恢复期。
一、拔牙后黄金1小时:止血是关键
拔牙结束后,医生会在创口处放置棉球,这小小的棉球可是“止血功臣”。咬住棉球的正确时间是30-40分钟,这段时间内,棉球通过物理压迫,帮助创口形成血凝块。很多人担心咬太久会有问题,实际上过早吐掉棉球,创口还未形成稳定血凝块,极易引发二次出血;而咬得过久,血凝块与棉球粘连,再次取出时同样可能导致出血。
此外,拔牙后的24小时内,千万要管住自己的“嘴”。不仅不能用力漱口,还要避免频繁吐口水。因为口腔内形成的负压,会像“小吸盘”一样,把好不容易形成的血凝块“吸”掉,让创口再次暴露在危险之中。要是口腔内有少量血丝,别慌,这属于正常现象。
二、饮食攻略:吃对食物加速恢复
拔牙当天,饮食上要走“温柔路线”。凉牛奶、冰淇淋、稀粥这类温凉、软糯的食物是绝佳选择。冰淇淋不仅口感好,还能起到冷敷作用,帮助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而热汤、热饭这类过热食物,会使血管扩张,增加出血风险;坚果、硬饼干等过硬食物,容易刮伤创口;辣椒、大蒜等辛辣刺激食物,更是会让创口“雪上加霜”,带来强烈的疼痛感。
拔牙后的1-2天,饮食依旧不能马虎,面条、馄饨、蒸蛋等半流质或软食更适合。随着创口逐渐愈合,虽然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但也要记住“慢嚼细咽”,并且避免用拔牙一侧咀嚼,防止食物残渣“溜”进创口,引发感染。
三、口腔清洁:小心翼翼守护创口
拔牙后的24小时是口腔清洁的“特殊时期”,这期间不能刷牙,避免牙刷触碰创口导致出血。24小时后,刷牙时要选用软毛牙刷,动作一定要轻柔,而且要特意避开拔牙创口。饭后可以用清水或医生开的漱口水轻轻含漱,注意含漱时别用力鼓漱,让漱口水在口腔内轻轻流动,带走食物残渣即可。每天保证至少两次刷牙,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才能不给细菌滋生的机会。
四、生活习惯:“躺平”助力恢复
拔牙后,身体需要时间修复创口,这时候就别再“折腾”自己了。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跑步、打球等剧烈运动,过度劳累会让身体免疫力下降,拖慢创口愈合速度。睡觉时不妨把头部垫高一些,能有效减轻面部肿胀。
同时,要和香烟、酒精暂时“断交”。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减少创口的血液供应;酒精则会刺激创口,两者都会影响创口的血液循环,增加感染风险。建议拔牙后至少一周内,都不要碰烟酒。
五、警惕异常:及时就医保平安
拔牙后要多留意创口恢复情况,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拔牙后出血量大,吐出的血块又大又多,长时间无法止血;创口疼痛异常剧烈,吃了止痛药也没效果;拔牙后3-4天,创口散发腐臭味,还伴有发热、张口困难等症状,这很可能是患上了干槽症。
拔牙虽小,但术后护理是大事。只有将这些注意事项牢记于心,认真落实,才能让创口顺利愈合,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希望大家都能顺利度过拔牙恢复期,拥有健康口腔!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拔牙后十大注意事项(拔牙后护理指南照着做少遭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