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房里的啼哭变成家里 24 小时的背景音,不少妈妈会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情绪的漩涡。前一刻还对着宝宝的小拳头傻笑,下一刻就可能盯着天花板发呆,连月嫂递来的汤碗都懒得碰。这可不是 “当了妈变娇气”,或许是产后抑郁正悄悄敲着门。
情绪的开关像被人乱按:给宝宝换衣服时,明明只是系带子慢了半拍,眼泪就突然砸在宝宝的襁褓上;深夜哄睡时,听着宝宝哼唧,心里会冒出 “不如把他放在摇篮里不管” 的念头,可刚这么想,又会被巨大的愧疚淹没。
对生活的热情像被蒙上了灰:以前周末总爱研究新菜谱,现在看着满冰箱的食材只觉得麻烦;闺蜜发来聚会照片,点开的力气都没有,回复一句 “带娃太忙” 就匆匆关掉对话框。连宝宝第一次翻身的瞬间,心里的欢喜都淡得像一层薄纱。
身体总像揣着块沉重的铅:白天陪宝宝玩了半小时,就累得想瘫在沙发上一整天;好不容易等宝宝睡熟,自己却睁着眼睛到天亮,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回放着 “刚才是不是没盖好被子”“奶粉冲得够不够热”。
亲戚们提着红鸡蛋来道贺时,总会说 “这下圆满了”,可没人知道妈妈藏在笑容后的纠结。
“妈妈就该无所不能” 的暗示太熬人:小区里的妈妈们晒出自己做的辅食拼盘,朋友圈里的博主单手抱娃还能拍 vlog,对比之下,自己连准时喂完奶都算 “完成任务”,心里像被小针扎:“别人都行,我怎么这么笨?” 其实啊,会把纸尿裤穿反、冲奶时手抖洒出来,才是多数妈妈的日常。
属于自己的时间被切成了碎末:以前泡个澡能泡半小时,现在淋浴都得盯着计时器;想看本书,翻不了三页就被宝宝的哭声打断。那些曾经随手可得的 “小确幸”,如今像藏在云朵里的星星,看得见却够不着,心里空得慌。
家人想帮忙却总怕做错,其实比起 “你要坚强”,这些实在的举动更能让妈妈松口气。
把 “我来” 挂在嘴边,比 “有需要叫我” 强百倍。看到妈妈抱着宝宝在屋里来回走,不用问 “要不要帮忙”,直接走过去说 “你去歇会儿,我抱他”;瞥见厨房水槽里堆着的奶瓶,默默拿去洗干净,比说 “你别累着” 管用多了。
当她的 “情绪垃圾桶”,别当 “人生导师”。妈妈说 “我快烦死了”,别急着教育她 “当妈都这样”,不如坐下来听她念叨 “宝宝今天又吐奶了”“晚上又没睡好”,哪怕只是递张纸巾,说句 “听着就觉得累”,都能让她心里的石头轻一点。
产后抑郁就像走在一段雾蒙蒙的小路上,看起来难走,但只要慢慢摸索,身边的人再递把手,总能走到雾散的地方。妈妈们别责怪自己,这不是你的错,只是当妈妈的路上,一段需要多些关照的旅程而已。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产后抑郁症是怎么回事(产后抑郁是怎么回事3个关键点带你了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