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不是“小毛病”:正确应对,快速康复
近期天气变化,好多人出现了鼻塞、流体、咽痛等不适,甚至出现发热。
感冒并非“小毛病”,处理不当会延长病程、加重症状,研究发现,病情的拖延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今天,就从中医和现代医学两个角度,带大家全面认识感冒,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助力大家快速康复。
01
别再轻视感冒!这些事情要注意
每到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时,感冒就进入高发期。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对感冒存在认知偏差,一不小心就掉进了应对误区。
案例:张先生淋了雨,回家后就开始鼻塞、流鼻涕,他觉得只是小感冒,依旧每天熬夜加班。没想到几天后,他开始发高烧、剧烈咳嗽,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已经引发了肺炎,不得不住院治疗。
很多人认为感冒是 “自限性疾病”,不管不顾也能好;还有人感冒就滥用药物,不管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都拿来吃。
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效,对病毒性感冒不仅没用,还会破坏体内菌群平衡,增加细菌耐药性的风险。
发烧是身体免疫系统在对抗病毒的一种表现,适度发烧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活性,帮助身体清除病毒。如果一发烧就用退烧药强行降温,反而可能影响身体的正常免疫反应,延长感冒病程。
02
中医视角:辩证治病是关键
在中医理论中,感冒被称为 “伤风(邪)”,主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邪侵袭人体所致,以风邪最伤人。感冒的发生与发展不仅和外邪有关,还与人体的体质、情志、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治疗感冒时,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调理方法。
(一)感冒常见的中医证型及表现
风寒感冒
多发生在冬季、深秋和初春等季节,由于外感风寒之邪所致。患者常见的症状有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
风热感冒
多发生在春季、夏季和初秋等温暖季节,主要是由于外感风热之邪所致。患者常见的症状有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咽干口燥、鼻塞流黄涕、咳嗽吐黄稠痰、咽喉肿痛、苔薄黄等。
暑湿感冒
多发生在夏季,主要是由于外感暑湿之邪所致。患者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苔薄黄而腻等。
体虚感冒
主要见于体质虚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这类患者由于正气不足,容易反复感冒,感冒后病程较长,症状表现为发热不高、恶寒较甚、鼻塞流清涕、咳嗽无力、咳痰清稀、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
(二)中医调理感冒的方法
中药治疗
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的治愈方法均是不同的。
针灸推拿
针灸和推拿是中医调理感冒的有效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起到疏风解表、调和气血的作用。推拿通过按摩头部、颈部、背部等部位的经络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感冒症状。
食疗调理
食疗是中医调理感冒的重要辅助方法,不同证型,适合不同的食疗方。
风寒感冒:食用生姜红糖水、葱白粥等温热性食物,有助于驱散风寒
风热感冒:食用金银花茶、菊花茶、梨汁等清凉性食物,有助于清热泻火
暑湿感冒:食用绿豆汤、荷叶粥等清热祛湿的食物,有助于缓解暑湿症状
03
现代医学视角:多是病毒感染
(一)感冒的病理机制
当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进入人体后,会在鼻腔和咽喉部的黏膜细胞上附着并繁殖,病毒会破坏黏膜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引起黏膜炎症反应,导致鼻腔和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从而出现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等症状。
病毒感染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二)现代医学治疗感冒的方法
1. 对症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普通感冒,因此现代医学治疗感冒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帮助患者顺利度过病程。
2. 抗病毒治疗:虽然部分医生认为普通感冒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但对于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应在发病 48 小时内及时使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3. 日常护理:感冒期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多喝温开水,保持呼吸道湿润,促进病毒和分泌物的排出;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避免室内空气污浊。
04
中西医治感冒,助理快速康复
感冒初期:如果症状较轻,可采用中医食疗、推拿等方法进行调理,如风寒感冒喝生姜红糖水,风热感冒喝金银花茶,同时配合按摩合谷、列缺等穴位,缓解症状。
如果症状较重:配合现代医学的对症治疗药物,快速缓解症状
体质虚弱、反复感冒的人群:感冒康复后,采用中医的调理方法,如服用中药汤剂、艾灸、拔罐等,增强身体的正气,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的再次发生。同时,还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预防感冒方面,中现代医学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中医强调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增强自身正气是预防感冒的关键;
现代医学认为,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避免接触病毒感染源是预防感冒的重要措施。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对感冒有更深入的认识,学会正确应对感冒,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感冒吃什么好的快(感冒不是小毛病正确应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