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宝宝口水流得下巴都腌红了?别急,先搞懂这3件事,再也不用瞎担心!
其实,三个月宝宝流口水大多是正常的——这会宝宝唾液腺开始发育,口水分泌越来越多,但口腔又浅,吞咽功能还没长好,吞不下那么多口水,自然就流出来了。等宝宝长大点,口腔变深、吞咽能力变强,一般1岁半到2岁就不会再流了。还有,宝宝4-10个月开始长牙时,牙龈被刺激,口水会更多,这也是正常的,啃啃磨牙棒就能缓解。
但如果遇到这些情况,就得赶紧去医院:流的口水是黄色、粉红色或者有臭味;宝宝拒食、哭闹得厉害,还发烧、咳嗽;下巴、嘴角的皮肤烂了,口腔里有溃疡、疱疹;甚至宝宝比别的小朋友发育慢,比如抬头、翻身都晚,反应不太灵敏。这些可能是口腔疾病、咽喉炎,甚至神经系统的问题,早检查早治疗才放心。
第一,及时蘸干,别擦别揉! 用干净柔软的棉质纱布或者手帕,轻轻把宝宝口周、下巴的口水“蘸”干,别用湿巾或者带消毒成分的纸巾——不然会刺激皮肤,越擦越红。记住,是“蘸”不是“擦”,力气大了会把皮肤擦破。
第二,洗干净,涂润肤霜! 每天用温水给宝宝洗下巴、脖子、前胸这些流口水的地方,别用肥皂(太刺激)。洗完赶紧涂上婴儿专用的润肤霜或者凡士林,像给皮肤穿了件“保护衣”,防止口水腐蚀皮肤。
第三,勤换衣服,晒晒太阳! 宝宝的围嘴要经常换,不然口水泡着会滋生细菌,把衣服都弄臭了。换下来的围嘴、衣服别堆着,赶紧洗了晒晒太阳——太阳是最好的杀菌神器。对了,别给宝宝穿太厚重的衣服,不然出汗加上口水,更容易长疹子。
如果宝宝正在长牙,牙龈肿得难受,流口水更厉害,咱们可以给宝宝用硅胶磨牙棒或者牙胶(选一体成型的,别掉小零件),让他啃一啃——既能缓解牙龈疼,又能减少口水分泌。
要不要特意训练宝宝吞咽?其实不用,等宝宝大了,吞咽功能自然会变好。平时给宝宝喂点辅食(比如米糊),让他练习吞咽,慢慢就会了。
如果宝宝流口水超过2岁还没好,或者伴随前面说的异常情况,一定要去儿科看看——别拖着,早查清楚早放心。
其实,三个月宝宝流口水大多是正常的,咱们只要做好“蘸干别擦、洗后涂霜、勤换衣服、观察异常”这几点,就不用太焦虑。等宝宝1岁半到2岁,吞咽功能好了,自然就不流了。咱们宝妈要做的就是耐心护理,看着宝宝慢慢长大,比什么都强!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宝宝三个月流口水(宝宝流口水止不住好烦恼几个护理小窍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