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按3分钟,心口堵、说话累、手麻就能缓解?我把“通里穴”教给同事,效果超出想象
很多人都有那种说不清、讲不明的难受:坐着久了心口像压了块石头,深呼吸也不太管用;老师一整天讲课嗓子干哑,休息半天也没精神;程序员打字久了手指发麻,握鼠标没力气。我身边的同事小王就是典型,上班三小时后就开始闷闷的不想说话,试过多种放松法都不太见效。后来我把“通里穴”这个老办法教给他,按三分钟后他居然觉得胸口的闷感轻了很多,说话也不那么吃力了。说白了,这不是神医治病,而是一个能帮你缓解功能性不适的自我调节工具。
通里穴并不难找,也不用记那些复杂的寸数。把手掌心朝上放在桌子上,看到腕横纹那条皱褶后,沿着靠近小指那一侧的那根筋往上量一个指宽的位置,按下去有明显酸胀感,甚至会传到手指或胸口。新手只要记住“腕横纹往上一指、靠近那根鼓起来的筋往外侧按”,十秒钟能找到,比找充电口还容易。我觉得这点特别适合我们这种忙碌的人,随时随地就能按,不需要工具,不耽误事。
古籍确有记载支持它的传统作用,像《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里都提到通里可以治心痛、突然说不出话、喉痹、手臂痉挛等。现代的解释是中医把通里看作心经的络穴,一方面能疏通心经的气血,缓解心口堵、心慌;另一方面连通小肠经,影响咽喉和上肢,所以对嗓子干、声音哑、手麻也有帮助。不过我要强调,通里是缓解功能性不适的自我保健方法,明显的胸痛或频繁心慌还是要去医院排查心脏问题。
在实际使用上,通里单按就能见效,但配合别的穴位往往更好。比如在心口堵和心慌的时候,我会先按通里让前臂通畅,然后再按内关帮忙稳住心神;老师或主播嗓子累的时候,先按通里再按列缺,嗓子会更快有润感;打字手麻时,我会把通里和合谷配合着按,按完会立刻感觉指尖灵活度回升。我的朋友小李是中学老师,长期嗓子容易哑,他按了一段时间通里和列缺的组合,课堂后嗓子疲劳感明显减轻,但他也会在有咳嗽或疼痛时去看耳鼻喉科,毕竟这只是辅助。
具体的按法也不复杂,掌握力度比学会找位更重要。日常保健我建议用拇指指腹顺时针轻揉,像揉面团那样,感觉到酸胀但不疼就行,每次按三到五分钟,早晚各一次效果会更稳定。碰到突发的心慌或手麻,可以用拇指垂直点按,按三秒松一秒,持续一到两分钟直到不适缓解,这是应急的好办法。要是前臂酸痛尤其明显,可以先用热毛巾敷五分钟让筋腱放松,再用弹拨的手法轻轻弹那根靠近小指的肌腱,感觉像给前臂“解锁”,持续两三分钟往往能把僵硬感带下去。
我不是想把通里说成万能钥匙,现实中也有失败的例子。我的邻居阿琳以前抱娃后前臂长时间酸痛,按了几次通里确实舒服,但后来发现问题是肩颈紧张和颈椎轻微退变,单靠通里没法彻底解决,后来她去做了理疗和颈部康复训练才好转。相反,我同事小王只是功能性心口闷,生活作息一乱就犯,按通里配合调整作息和深呼吸,很快有感。由此可见,通里是个敏捷的自我缓解工具,但找不到根源的症状还是要专业检查。
使用时也有三点不能忽视。第一是特殊人群要慎重,像孕早期的女性按时最好先咨询医生;第二是手腕本来有伤口或腱鞘炎发作时请勿用力按,避免加重;第三是力度控制很关键,通里附近神经和血管多,感觉酸胀即可,按完若手麻加重就说明力度过大,要立即停止。遇到胸痛剧烈、持续性心慌或手麻影响生活,就别犹豫,及时到医院排查,不要把自我保健当成替代治疗。
如果你想把它做成日常保养的一部分,说白了可以把按通里当成三分钟的微习惯:早上起床后按一遍帮你提神,午休或开会前按一遍预防嗓子或心慌,晚上睡前轻揉一会儿有助于安神。我建议把手腕清洁后按,姿势放松,注意配合几次深呼吸,按完左右手都做一遍,连续坚持一周会更容易感到变化。对我和身边不少同事来说,这比随手喝能量饮或频繁抓手机要实际得多。
说到别人的反馈,我朋友小陈是做主播的,连续直播嗓子哑到嗓门跑掉,他在一次直播间休息期间按了通里和列缺两分钟,回来后声音不像以前那样干涩,但他也说这不是每次都神奇,有时候感冒声带本身有问题,按也没用。这种经验告诉我,通里适合处理“过度使用”“气血短暂耗损”导致的不适,而非器质性疾病。对于经常需要用嗓和用手的人群,学会简单的自我保健能减少很多小困扰。
最后提醒一句,古籍有明文记载这穴位的传统效果,我在日常分享时也会把这些古文提及给有兴趣的同事看,但现代人要理性使用。说实话,按通里能不能帮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身体不适的来源和你在按的同时有没有做其他调整。别怕尝试,也别依赖,遇到不对劲的症状还是去医院。
你有没有过那种说不出来但确实影响生活的小难受?你是怎么处理的,按穴位有没有帮到你?说说你的经历和感受,我们互相参考一下。
资料来源:古籍节选参考《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喉咙到胸口感觉堵的慌(通里穴心口堵说话累手麻疏经解不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