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心绞痛就一个样?你以为吃上“洛尔”类药物,心就能安稳跳下去?那可能是你低估了变异性心绞痛的“脾气”。

不少人,刚刚被查出冠心病,医生一开口就是β受体阻滞剂,一听“洛尔”结尾的药,心里就觉得安心。
可问题来了:如果你患的恰好是变异性心绞痛,这类药非但帮不上忙,甚至可能让病情更糟。
是不是觉得有点反常?为什么一种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反而在某些心绞痛患者身上成了“地雷”?难道医生开的药也不能一视同仁?
到底什么是变异性心绞痛,它和普通的心绞痛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洛尔”类药物对它不合适?如果误用了,会发生什么?
这些问题,并不是医学书上几个专业术语就能解释清楚的。得把它掰开揉碎了,讲得像说故事一样,才算真正听懂,才不会在关键时刻用错药、走错路。
先来弄清楚,什么是“洛尔类药物”?这不是一个药的名字,而是一大类药物的统称。它们的学名都以“洛尔”结尾,比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等,都是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的作用是让心跳慢下来,血压降下来,整个心脏的“负担”小一点。
对大部分冠心病患者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心脏的“油路”——冠状动脉,已经部分堵住了,心肌一旦供不上氧气,就会疼。这时候,如果能让心跳慢点,需氧量少点,就能缓解心绞痛。这就是为什么β受体阻滞剂是冠心病的“常客”。
但问题来了,变异性心绞痛不是这么回事。它的根源,不是动脉堵了,而是血管在抽风——冠状动脉痉挛。也就是说,它不是被堵住的,而是自己突然收缩,把血流暂时“掐断”了。
这就像是自来水管没有生锈或结垢,但忽然自己打了个冷战,管子收缩了一下,水流说断就断。和普通的“水管堵塞”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偏偏“洛尔类”药物在这里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它们阻断了心脏的β受体,却没法阻止血管收缩所依赖的α受体。结果呢?α受体说收就收,β受体又没办法反制,血管收缩得更厉害,反而加重了冠状动脉痉挛的风险。

是不是有点像踩了刹车却断了方向盘?你以为减速就能安全,但方向控制不了,撞得更惨。
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如果误用了“洛尔类”药物,不但疼痛不会缓解,反而可能诱发更严重的心肌缺血,甚至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临床上真实发生过的情况。
再说白一点,普通心绞痛用“洛尔”是减轻心负担,变异性心绞痛用“洛尔”可能是放任血管乱抽筋。一个是节能降耗,一个是雪上加霜。
那问题又来了,变异性心绞痛到底长啥样?它和普通心绞痛怎么分?很多人一听“心口痛”,就以为都是一个“毛病”,其实差得远。
变异性心绞痛的典型特点是:多发作于夜间或清晨,在休息状态下出现,疼痛来得猛烈但持续时间短,有时能明显感到是一阵“抽痛”,但一过性。最关键的是,它的心电图在疼痛发作时往往会出现ST段抬高,但发作后又迅速恢复。
听起来像不像“间歇性的小爆发”?不像一个持续的战役,更像是突袭。这也是为什么它又被叫做“自发性心绞痛”或“血管痉挛性心绞痛”。
那么常规检查能不能查出来?有时候很难。因为在不发作的时候,心电图、血液检查甚至冠脉造影,可能都正常。
只有在发作时抓拍到的心电图,才能发现ST段变化。这就要求医生要有很强的判断力,也要患者自己对症状有足够的敏感和描述能力。

这类病人往往年轻,甚至没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但偏偏心脏发作起来一点不比老年冠心病轻。更有甚者,一些变异性心绞痛是由吸烟、情绪波动、寒冷刺激等诱发的。这些因素会刺激血管收缩,触发冠脉痉挛。
所以说,不是只有堵塞才危险,抽风的血管,一样可能致命。
那该怎么办?首先要明确诊断。不能一听是心绞痛,就一股脑儿上β受体阻滞剂。这需要医生根据病史、心电图特点、诱发因素等综合分析。明确是变异性心绞痛后,治疗策略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时候,首选的不是“洛尔类”,而是钙通道拮抗剂和硝酸酯类药物,它们可以有效放松血管,缓解痉挛。也就是说,得“哄着”它,而不是“压着”它。血管舒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现实中,也确实有不少患者因为早期误诊,吃了不合适的药,结果反而加重了病情。也有一些人因为“听别人说这药好”,擅自吃了家人的药,结果心绞痛变得更凶。药不是糖,不能随便吃,更不能凭“名字熟”就下嘴。
而且要特别提醒一句,变异性心绞痛患者虽然平时可能没什么症状,但它的危险性一点不比慢性冠心病低。由于它可能突然导致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所以更要警惕。
特别是年轻人中,如果出现反复的、夜间的胸痛,千万别以为是胃病、焦虑或者“睡姿不对”。有时候,真正的病,就藏在你以为的“没事”里。

再说回“洛尔类”药物,虽然它们在冠心病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有效降低心肌耗氧量、预防心律失常、延缓病情进展,但它们不是万能的。就像螺丝刀再好,也不能去拧水龙头一样,得用对地方。
医学从来不是“一招鲜吃遍天”,而是讲究“对症下药”。尤其是心血管疾病这种系统复杂、病因多样的领域,稍有偏差,可能就南辕北辙。
如果你身边有人正在服用“洛尔类”药物,又有反复夜间胸痛的情况,或者明确诊断为变异性心绞痛,一定要及时向医生反馈。不是说这药不好,而是说它不一定适合你现在的情况。
健康这件事,从来都不是“听说”或“大家都用”就能解决的。每个人的身体都有自己的“脾气”,药物也有自己的“性格”,配错了,再贵也白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年)[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0):835-849.
[2]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指导意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1):1-10.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β受体阻滞剂类药品说明书及临床用药风险提示[Z].2021.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变异性心绞痛首选药(洛尔类药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