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打鼾加重是不少孕妈面临的情况,多与孕期身体变化相关。多数轻度打鼾对胎儿无明显影响,但严重打鼾伴随呼吸暂停、憋气时,可能影响母婴健康,需及时干预改善。以下从打鼾原因、对胎儿的影响及改善方法三方面,为孕妈提供科学参考。
一、怀孕后打鼾严重的常见原因
孕期打鼾加重并非偶然,主要与以下生理变化相关:
体重增长导致气道狭窄:孕期为满足胎儿发育需求,孕妈易出现体重增加,颈部、咽部脂肪堆积会挤压气道,使气道变窄。睡眠时肌肉放松,气道进一步塌陷,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振动黏膜,引发打鼾,且体重增长越快,打鼾可能越严重。

激素变化影响黏膜肿胀:孕期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鼻腔、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使气道空间缩小。尤其孕中晚期,黏膜肿胀更明显,可能加重鼻塞、气流不畅,进而诱发或加剧打鼾。子宫增大压迫膈肌:孕中晚期子宫逐渐增大,向上压迫膈肌,导致胸腔空间变小,呼吸深度和频率改变。睡眠时呼吸更费力,气流通过气道的阻力增加,易引发打鼾,且仰卧时压迫更明显,打鼾症状会加重。二、打鼾严重对胎儿有影响吗?
轻度打鼾无呼吸暂停、憋气且不影响睡眠质量时,通常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但严重打鼾医学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表现为鼾声响亮、频繁憋气、呼吸暂停、夜间易醒,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影响胎儿:

导致胎儿缺氧:严重打鼾时,孕妈气道反复阻塞,会出现短暂呼吸暂停,导致体内氧气含量下降。胎儿通过胎盘获取氧气,若孕妈长期缺氧,会减少胎盘供氧,影响胎儿脑部、心脏等重要器官发育,严重时可能增加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的风险。增加妊娠期并发症风险:严重打鼾常伴随睡眠质量下降,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孕妈内分泌和代谢,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概率。这些并发症不仅危害孕妈健康,还可能导致胎盘血管病变,进一步影响胎儿血液和营养供应。
需注意,若孕妈打鼾时出现明显憋气每次憋气超过 10 秒、夜间频繁憋醒、白天嗜睡、头晕乏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排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避免延误干预时机。

三、怀孕后打鼾严重该怎么做?1. 调整生活方式,减少气道压迫控制体重合理增长:根据孕前 BMI 制定增重计划,孕前 BMI 正常的孕妈整个孕期增重 11.5-16 公斤;BMI 偏瘦的孕妈增重 12.5-18 公斤;BMI 超重的孕妈增重 7-11.5 公斤。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减少颈部、咽部脂肪堆积,可通过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优质蛋白摄入,减少高油、高糖食物和适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控制体重。避免睡前刺激气道:睡前 2 小时内避免进食过饱、饮酒孕期需严格禁酒、喝咖啡或浓茶,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咽喉部肌肉松弛或黏膜充血,加重气道狭窄。睡前可喝少量温水,保持咽喉部湿润,减少气流振动引发的打鼾。

2. 优化睡眠习惯,改善气道通气选择侧卧位睡眠:仰卧时子宫对膈肌压迫更明显,且舌头易后坠阻塞气道,加重打鼾。建议孕妈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若左侧不适可交替右侧卧位,可在背部垫一个软枕固定姿势,减少气道塌陷。临床观察显示,侧卧位可使 80% 的孕妈打鼾症状明显减轻。抬高上半身睡眠:若鼻塞、气道狭窄明显,可将床头抬高 15-30 度如在床垫下垫一块木板,或使用可调节角度的孕妇枕,利用重力作用减少鼻腔、咽喉部黏膜充血,扩大气道空间,改善气流流通,缓解打鼾。保持卧室空气湿润:干燥的空气可能刺激鼻腔、咽喉部黏膜,加重黏膜肿胀,导致气流不畅。可在卧室放置一台加湿器,将空气湿度控制在 50%-60%,每天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减少黏膜刺激。

3. 针对性处理,缓解局部不适与就医干预缓解鼻腔堵塞:若因鼻腔黏膜肿胀导致鼻塞、打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或洗鼻器,每天清洗鼻腔 1-2 次,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充血,改善通气。避免自行使用滴鼻剂,部分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健康,需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孕期安全的药物。就医专业干预: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后,打鼾仍严重伴随频繁憋气、白天嗜睡,需及时到医院呼吸科或妇产科就诊,进行睡眠监测通过仪器记录睡眠时的呼吸、血氧等指标,明确是否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若确诊,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推荐使用无创呼吸机孕期安全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设备,通过持续输送气流,防止气道塌陷,改善缺氧和打鼾症状,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资料:
[1] 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威廉姆斯产科学(第2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