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生活打卡季#
老爷们好啊!
众所周知
那个每年夏天准时出现的
喜欢咬人的“迷人小东西”
又要来了~
在座的老爷们
应该都有过
被蚊子咬得遍体鳞伤的经历
但是
蚊子留在每个人身上的“犯罪证据”
却有很大的差别
有的人是芝麻大小的小红点
有的是比硬币小一圈的小包
还有的是直径超过2cm的“巨型”包
那么问题来了
同样都是被蚊子咬
为啥在不同人身上的呈现方式
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我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
大致是有以下几点原因——
01
大家的免疫系统敏感度不一样
蚊子吸你血的时候
会在你的皮肤里
留下一点口水
蚊子口水里的这些物质
会激活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会做出相应反应
来对抗入侵者
被蚊子咬后出现不同的包
其实就是大家的免疫系统
对蚊子口水的反应不一样
如果你的免疫系统
反应比较剧烈
释放出大量的组胺
导致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一个显眼的蚊子包就会出现
反之
如果你的免疫系统很大条
对蚊子的口水没啥反应
那就只会出现一个小小的红点
被蚊子咬
容易出现大包的人
可能还会有
下面这几种特征——
如果你是那种
有时候被咬是大包
有时候被咬是红点的人
那么可能得原因
就是下面这个——
02
被咬的次数不一样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
第一次被某种蚊子咬
免疫系统可能会有点蒙
也就不会有明显的反应
但是如果这蚊子
一次又一次的来攻击你
原本“神经大条”的免疫系统
也会逐渐“恼羞成怒”
反应一次比一次激烈
从小红点变成大包
然后
这种蚊子继续攻击你
免疫系统会对它的口水脱敏
被咬后的反应就又会变轻
由上面这个案例可知
被蚊子咬到脱敏的情况
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会发生
因为我们平时会遇到的蚊子种类
真的有很多啊~
03
咬你的蚊子种类不同
被咬后出现大包
也可能是因为
这次咬你的蚊子
是那种特别毒的蚊子
目前我们容易遇到的
大致有下面这三类
伊蚊俗称花蚊子
被它叮咬
会出现圆鼓鼓的硬包
而且很痒
会痒到受不了那种
按蚊的吸血量大
且它的唾液里也没有麻醉成分
被咬后会出现大包
而且是边缘不规则的那种
最后是库蚊
这位就比较温和了
被咬后不痛不痒
会出现形状不规则的小包
库蚊虽然温和
但却是我们最容易遇到的
晚上你躺床上睡觉
它在你耳边嗡嗡嗡
要多烦有多烦
这里补充个知识点
夏天身上出现被咬的痕迹
不一定都是蚊子的锅
也可能是蠓虫、螨虫、跳蚤...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比如小包颜色偏红
摸上去手感不怎么突出
那可能是被跳蚤咬的
再比如小包比较细密
中间还有个小淤点
那可能是螨虫捣的鬼
身上出现相应的痕迹
室内消杀、清洗工作
就得搞起来了
以上
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
最后给看到这里的老爷
送出一个祝福——
博士一分钟,知识涨不停
我是好奇博士
很高兴认识你们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被跳蚤咬的包是什么样的?(被蚊子咬后起红点vs鼓大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