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说明十二指肠乳头癌,我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十二指肠和它的乳头结构。以下是关于十二指肠的介绍:
- 基本概况
- 位置:位于胃与空肠之间,是小肠的最上段,长约25-30cm。呈C字形包绕胰头,位置紧贴腹后壁,在第1-3腰椎的右前方。
- 分段:包括十二指肠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个部分。其中,球部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降部的Vater乳头有胆总管、胰管开口。
粉色的是十二指肠,绿色的是胆囊和胆管,黄色的是胰腺
- 解剖结构
- 黏膜层:为单层柱状上皮,含少量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有肠腺、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等,与小肠腺相连,共同形成绒毛结构,增大吸收面积。
- 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较大血管、淋巴管及黏膜下神经丛,还含粘液性的十二指肠腺,可分泌含黏蛋白的碱性液体,保护十二指肠黏膜免受酸性胃液的侵蚀。
- 肌层: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通过收缩和蠕动,帮助将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推动食物前进。
- 外膜:由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和间皮构成的浆膜,能分泌少许浆液,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防止与邻近组织发生粘连。
- 生理功能
- 消化功能: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除接受胃液外,还接受胰液和胆汁的注入。胰液含多种消化酶,可分解蛋白质、淀粉和脂肪;胆汁中的胆盐能促进脂肪消化,十二指肠自身分泌的小肠液也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催化食糜分解为可吸收的产物。
- 吸收功能:主要吸收脂肪、脂溶性维生素、钙、镁、铁以及糖类等营养物质。
- 分泌功能:十二指肠内的十二指肠腺和肠腺能分泌小肠液,维持消化道内适宜酸碱度。此外,十二指肠内有多种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促胃液素、促胰激素等多种激素。
- 神经调节功能:十二指肠壁内神经丛,包括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释放多种神经递质,调节运动和分泌活动。
- 常见疾病
- 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球部,主要由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的上腹部疼痛,有空腹疼、夜间疼等特点。
- 十二指肠憩室:多为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多数无症状,少数可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 十二指肠肿瘤:较为少见,但恶性肿瘤一旦发生,往往发现时已处于晚期,常见症状有腹痛、消化道出血、消瘦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十二指肠乳头癌(十二指肠乳头癌是什么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