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929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膝盖一疼,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骨头出了问题”。但你知道吗?很多时候,问题不在骨头,而在软组织——尤其是滑膜。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被膝盖疼折磨着,尤其是中老年人。去医院一查,医生说:“你这是滑膜炎。”听到这三个字,很多人一头雾水,不知道是大病小病,更不知道该怎么治。
真相是:膝盖疼的背后,滑膜炎是高频“元凶”。
什么是滑膜炎?不是“炎”就要吃消炎药滑膜炎,顾名思义,是滑膜组织发炎了。滑膜是覆盖在关节囊内壁的一层薄膜,专门负责分泌滑液,润滑关节。如果它发炎,滑液分泌就会紊乱,关节腔可能出现积液,导致肿胀、疼痛,甚至活动受限。
不是所有的炎症都要靠吃药解决。滑膜炎更像是一个“信号”,提示你的膝关节出了问题,比如过度使用、受伤、退行性病变,或者是风湿、类风湿等疾病引起的。
为什么“十个膝盖疼,九个是滑膜炎”?这个说法当然不是绝对的,但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约7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关节退行性改变。其中,滑膜炎是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尤其在膝关节。
原因有三:
膝盖负重大,走路、上下楼梯全靠它。
使用频率高,几乎每天都在工作。
年龄增长或慢性劳损,都会导致软组织老化、磨损。
所以,膝盖一旦出现疼痛、发热、肿胀,不少情况和滑膜炎脱不了干系。
怎么判断是不是滑膜炎?有三大典型症状:
膝盖肿胀,尤其是一侧明显。
活动受限,蹲下、上下楼梯变得困难。
疼痛持续,甚至夜间也不缓解。
去医院,医生通常会安排X光、MRI或B超检查,来看关节腔是否有积液、滑膜是否增厚。医生常用的评估标准,是临床症状+影像学结果。如果确诊滑膜炎,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如何治疗。
滑膜炎怎么治?不是一吃药就能好滑膜炎不是单靠止痛药就能解决的毛病。治疗方法要根据病因、严重程度、发病时间来定,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保守治疗是首选
对于初期、轻度滑膜炎,保守治疗是优先选择,包括:
但要注意:药不能乱吃,得听医生安排,尤其是年纪大、有胃病或肾病的人,滥用NSAIDs副作用不小。
2.中医治疗有一定辅助作用
有些患者尝试中药熏蒸、针灸、推拿,确实能缓解症状。但要明确,中医方法不能替代西医诊断和治疗,更不能一味“信偏方”。
目前国内多个临床研究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滑膜炎效果更稳,尤其是在慢性期。
3.注射治疗要慎重使用
有些人听说“打一针玻璃酸钠(透明质酸)”就能好,其实并不适合所有人。国家药监局也曾发文指出,透明质酸钠注射液用于骨关节炎的疗效仍有限,应科学使用。
还有一种是糖皮质激素注射,消炎效果强,但不能频繁注射,否则容易导致软骨退化、骨质疏松。
4.手术治疗并非首选,但也不能拖
如果滑膜增生严重,或反复积液,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是常用办法。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也要加强康复训练。
对于因半月板损伤、骨刺或关节退变引起的滑膜炎,单纯药物可能无效,手术可能是唯一出路。
很多人觉得消肿了、止疼了,就算好了,其实滑膜炎极易复发,尤其是在无节制运动或过度劳累后。要想长期控制病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合理锻炼:散步、游泳、骑车等低冲击运动最适合膝关节。控制体重:每多一斤体重,膝盖就多承受三斤压力。避免久蹲、负重、爬山。注意膝关节保暖,尤其是天气变化大时。滑膜炎可能是一个独立问题,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前奏”。
像是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结核性关节炎等,初期都可能表现为滑膜炎。如果单纯处理滑膜炎,而忽略背后的原因,很容易导致误诊、漏诊。
所以,滑膜炎不是小毛病,更不是随便贴膏药就能好的事。一旦反复发作或症状加重,必须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很多人一疼就觉得是“年纪大了正常”,这是个误区。滑膜炎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过度运动、运动方式不当、职业劳损,也会得。
关键是,别忽视早期信号,别等到积液抽了又抽、药吃了一堆,膝盖还是天天疼,才想着去根治。有病治病,别拖;没病防病,更重要。
参考文献:①.中国关节外科研究会.《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21,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透明质酸钠注射液临床使用监管的通知》2022年发布.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膝关节滑膜炎吃什么药(10个膝盖疼)》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