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叫房颤
- 2、房颤的流行病学及诊治
- 3、房颤什么意思
- 4、老年人房颤要注意什么?
- 5、房颤系列(二)——心房颤动的自我管理
什么叫房颤
1、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以心房电生理活动异常为核心特征的心律失常疾病。其发生机制主要源于心房肌细胞电信号传导紊乱,导致心房失去规律收缩能力,表现为快速而不规则的颤动(频率可达300-600次/分),无法有效将血液泵入心室。
2、房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指心房电结构出现紊乱,导致心房出现快速而不规则的颤动状态。以下是房颤的主要特点:心房无效收缩:房颤时,心房颤动频率达到350600次/分,非常快,心房来不及有效收缩,只能呈现颤抖状态,变为无效收缩。
3、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指心房不按照规律跳动,而是呈现不规则的快速颤动。以下是关于心房颤动的详细解释:心跳频率异常:正常心跳频率范围是60100次/分。心房颤动的频率则高达350600次/分,并且跳动完全没有规律。发病率与危害: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尤其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占到10%。
房颤的流行病学及诊治
1、房颤最多出现的症状是心慌气短。大多数人其实在活动激烈的时候都会有心慌气短的症状,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但是房颤病人不同的是会在休息的时候不定时的出现心慌、难受、气短的症状。与我们活动的时候出现的症状是不同的。
2、心慌不适时了解自己的脉搏情况,并详细描述给心律失常学专家,也能给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病因治疗、节律控制、心室率控制加抗凝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器械治疗(置入心房除颤器、抗心房颤动起搏器、多部位或双心房起搏、左心耳堵闭器)以及外科治疗等。
3、发生房颤的几率1%,而且随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呈倍数增加。原发性房颤是指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比例可达3%-1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房颤发生与年龄及基础心脏疾病有一定关系,高血压、冠心病最容易并发房颤,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有利于降低心律失常、房颤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4、流行病学 17 特别提示 附: 1 治疗心房扑动的穴位 1 拼音 xīn fáng pū dòng 2 英文参考 atrial flutter 3 疾病别名 房扑 4 疾病代码 ICD:I48 5 疾病分类 心血管内科 6 疾病概述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是发生于心房内的、冲动频率较房性心动过速更快的心律失常。
房颤什么意思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核心特征是心房丧失正常收缩功能,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这种异常电活动导致心房内血液流动减缓、淤滞,易形成血栓,严重威胁健康。以下是关于房颤的详细解析:房颤的危害房颤最直接的威胁是血栓形成。
房颤: 定义:房颤是指房性心律失常,心房的有效收缩消失,代之以颤动波的形式存在。 影响:房颤会导致射血分数降低,可能引发局部血栓形成和栓子脱落,增加脑血栓形成的风险。 病因:房颤同样多数是由于原发的心脏疾病导致。治疗: 对于早搏和房颤的治疗,主要应用药物治疗,必要时可选择射频消融进行根治。
心脏房颤是心房颤动的意思,心房颤动是指正常的窦性节律消失,代之以心房400-600次/分的异位电活动。这种电活动不会都传到心室,房室结有筛选过程,只把其中100次/分的心跳传到心室,因此会发现房颤患者的心跳常常不规律,强弱不一,次数变化。房颤通常比较快,可能在120-150次/分范围比较多。
心脏病房颤是指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以下是关于心脏病房颤的详细解释:心跳不规律:房颤发作时,心房的心率会显著增快,可以达到300600次/分。由于房室结的原因,心室的心率虽然不等,但一般也会达到100次/分以上,有时甚至能达到180次/分。主要病因: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
心脏病房颤是指心房颤动或者心房纤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以下是关于心脏病房颤的详细解释:定义:心脏病房颤是指规则的心房电活动丧失后,代之以紊乱的颤动波,这是一种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危害:长期的房颤容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血栓容易脱落,进而可能造成心源性脑卒中。
老年人房颤要注意什么?
1、注意观察生活中是否有异常的出血或出血不容易止住的情况。按时去医院检查凝血功能。改善生活习惯:不熬夜、不劳累,避免做容易造成出血的活动。戒烟酒,怡情养性,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面对治疗:房颤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患病后应积极与家人和医生沟通,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将风险降到最低。
2、房颤具有复发率高和治愈难度大的特点,老年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定期进行体检。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以全面评估心脏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不良后果和事件的发生。 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心脏造成负面影响,加重房颤症状,因此房颤患者应尽可能戒烟戒酒。
3、严格戒烟戒酒 有研究显示吸烟不仅仅是冠心病和肺部疾患的明确危险因素,更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吸烟人群患房颤的风险是从不吸烟患者的2倍,戒烟可以使房颤发病风险限制降低。饮酒也可以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因此戒烟、戒酒对房颤的预防非常重要。
房颤系列(二)——心房颤动的自我管理
房颤的危害 房颤时,心脏跳动杂乱无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左心房内血液瘀滞,血流减慢,容易产生漩涡。这种血流改变增加了血小板与心血管内膜的接触机会,同时激活凝血因子和凝血酶,从而在局部形成血栓。当血栓与心房内膜黏着不牢固或血栓软化、碎裂时,可整体或部分脱落形成栓子,随血流运行至各脏器的小动脉内,造成脏器梗死。
房颤的成因 房颤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脏的电生理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发房颤。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遗传因素:部分房颤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史。
高龄患者:年龄既是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也是出血的危险因素。对于高龄房颤患者,应根据个体情况谨慎选择抗凝治疗方案。其他特殊情况:如肥厚型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脏复律、房颤导管消融等特殊情况下的抗凝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