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婆婆打来电话,说她有点低烧,喉咙也哑,问是不是“着凉了”。她平时不爱开空调,连风扇都少开,倒不是怕电费,就是觉得“人不能吹风”。
可她忘了,家里那位上小学的孙子,前一天刚从学校回来鼻涕直流。家里没谁是孤岛,病毒传起来,真不挑人。
小朋友感冒,大家都觉得是常事,擦擦鼻子、喝点水就过去了。问题是,很多人都把流感当成普通感冒,觉得扛一扛就好。但流感并不是“感冒大一点”那么简单,它更容易引发并发症,尤其对老人和孩子来说,真的不是小事。
那天晚上,孩子躺床上看动画片,打了三回喷嚏,我提醒他去洗手。结果他甩甩鼻子说:“我又不是生病!”病毒就在这种小小的疏忽中传播开来,谁都想不到,这样的不在意,才是最危险的点。
吃饭的时候,我问他学校是不是有人请假,他说:“我们班有6个同学都没来,老师说是感冒。”听到这句,我心里“咯噔”一下。如果一个班级都有一半同学感冒,那基本可以判断,是流感在传了。
群体密集、空间密闭,是流感最容易传播的环境之一。尤其教室,孩子们活动密集,接触频繁,一个打喷嚏没遮住嘴,就可能传给好几个。病毒不挑人,也不挑时间,就藏在每一次咳嗽和呼吸里。
这几天老公也开始咳嗽,他总说是“办公室空调太冷”,但我知道,他的工位正对着门口,每天进进出出的人不少。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门口这种频繁空气流动的地方最容易中招。再加上他午饭经常对付,晚饭也不爱吃青菜,免疫力本来就不太高。
还有一次是我自己,那年冬天我忙着准备节日聚餐,天天在厨房忙活,晚上还熬夜写科普文。结果有天早上醒来,嗓子像吞了刀片。量体温,38.4℃。病毒最爱盯上那些“过劳”的人,身体一旦疲惫,防线就松了。不是没保护自己,而是没空照顾自己。
我邻居小李,前阵子也中招了。她是个“洁癖”妈妈,家里天天喷酒精,孩子也戴口罩上学。她很委屈地说:“我家这么干净,怎么还是得了流感?”清洁不是万能的,如果忽略了空气流通和疫苗接种,再干净也不是保险箱。
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就像病毒的天堂。尤其冬天,大家关窗关门,一开暖气,病毒就跟着呼吸循环一圈又一圈。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是让你吹风感冒,而是为了让病毒没处藏身。
我妈是个老派人,以前不信疫苗,说“打了也不一定不得”。直到去年她得了一次流感,发烧到39度,还咳了十来天,她才意识到这不是“普通感冒”。流感疫苗不是万能盾,但能降低重症风险,尤其老人、孩子、慢性病患者,更不能省这针。
有些人不打疫苗,是怕副作用,其实副作用出现的比例非常低。跟流感引发肺炎、心肌炎相比,这点风险根本不值一提。真正的健康,是知道怎么预防,而不是生病之后才补救。
我老公那段时间作息特别乱,晚上追剧追到一点,早上七点又起床赶地铁。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工作效率。长期熬夜不只是“困”,更会让身体的“防火墙”越来越薄,病毒一来就穿透了。
而那些总是忽略身体信号的人,才是流感最喜欢的宿主。头疼、乏力、低烧,这些“轻微不适”,常被我们归为“没事”。但这些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防线已经摇摇欲坠了。
我一个朋友,工作太忙,连午饭都在电脑前对付。那年她得了流感,还坚持上班。结果传了给同事,整个部门轮番请假。她后来特别愧疚,说“早知道请假就好了”。生病的时候,不休息,不仅害了自己,也会连累别人。
我家孩子有段时间特别喜欢舔手指,我怎么说都不听。手上的细菌和病毒比马桶还多。病毒通过手口传播,比你想象得快多了,尤其是公共场所摸过的门把手、地铁扶手、课桌椅,都是病毒温床。
我会让他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用流动的水认真搓30秒。不是怕脏,而是怕病毒通过这一点点的入口,攻进整个身体。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一旦形成,就能帮你挡掉很多病。
去年邻居家小孙子发烧,送去医院一查,是甲型流感。医生问有没有接触过发热的同学,家长说没有。但后来发现他常在小区和别的孩子玩“抓人游戏”,大家都没戴口罩。流感传播不止限于家里和学校,公共场所同样是高发地。
电梯按钮、超市购物车、楼梯扶手,这些地方都可能藏着病毒。如果接触后又揉眼睛、摸嘴巴,就等于亲手把病毒带进身体。外出回来及时清洁,是最基本的保护方式。
我妹妹那段时间刚生完孩子,整天待在空调房里,觉得这样最安全。结果家里来客人,抱了一下宝宝,几天后宝宝就开始流鼻涕。检查后才发现是流感。新生儿抵抗力低,哪怕一个亲吻都可能带来大麻烦。亲密接触也要讲卫生,尤其在流感高发季,别用爱心换来后悔。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身体好,不怕”,但病毒不管你是不是“壮”。我有个朋友,健身达人,平时几乎不感冒。那年流感季他照样中招,高烧三天,连走路都喘。强壮的身体不是免疫的盾牌,忽视防护,一样中招。
有次我带孩子去超市,看到一个人咳嗽得厉害,还没戴口罩。孩子问我:“他是不是生病了?”我说:“应该是。”他又问:“为什么他不戴口罩?”我答不上来。有时候,不是我们不知道怎么防,而是太多人不在意。每个人的防护意识,都会影响到身边人的安全。
人不会无缘无故得流感,背后总有原因在悄悄积累。从孩子的一个喷嚏,到大人忽略的一次咳嗽,从不通风的房间,到晚睡的习惯,每一个看似无关的细节,都是让病毒进门的钥匙。
每次流感季,我都会提醒家人注意防护,不是因为我紧张过头,而是因为我见过太多“来得突然”的重症。其实都不是突然,是一个个细节被忽略累积的结果。
流感不是小感冒,它会带来高烧、剧烈咳嗽、全身酸痛,有时还会拖上十几天。它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甚至让原本基础病加重。我们不能等生病了才想起来防,而要从生活里的点滴开始做起。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3年版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知识手册》.2024年
3. 世界卫生组织.Influenza(Seasonal).WHO,2024
4. 中国CDC病毒病所.《全国流感监测周报》.2024年第51周
5. 北京市疾控中心.《家庭流感预防实用指南》.2023年12月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流感它会传染吗(人不会无缘无故得流感研究发现感染流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