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最近,一则关于山东9岁男孩在使用生长激素一年后查出脑瘤的新闻,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关注和担忧。作为一名从事儿科内分泌工作多年的医生,我看到这样的案例时心情格外沉重。
生长激素治疗本身是一种成熟的医疗手段,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等疾病。但任何医疗干预都有其适应症和风险,需要严格遵循医疗规范。
这个案例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每一位关心孩子身高的家长深思。
今天,我们不传播焦虑,不制造恐慌,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科学地聊聊生长激素治疗的那些事,帮助家长们避免类似的错误。
事情经过值得每位家长了解这个山东男孩因为身高比同龄人矮小,家长十分焦虑。在没有经过全面医学评估的情况下,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了生长激素并为孩子注射。持续一年后,孩子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患有脑瘤。
主治医生在分析这个案例时指出,家长主要犯了三个严重错误,这些错误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第一个错误:未经过专业评估就擅自用药
生长激素不是保健品,而是处方药。正规的生长激素治疗需要经过严格医学评估,确认存在生长激素缺乏或其他适应症后才能使用。
《中华儿科杂志》2022年发表的《生长激素在儿童矮身材中应用的专家共识》明确指出,开始生长激素治疗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包括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颅脑MRI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测等。
这个案例中,家长跳过所有这些必要检查,直接给孩子用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事实上,孩子的矮小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遗传性矮小、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营养不良等,并不一定都需要生长激素治疗。
第二个错误:忽视治疗前的基线检查和定期监测
生长激素治疗需要在使用前建立完整的基线数据,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调整治疗方案。
常规监测内容包括:身高、体重测量每3个月一次;甲状腺功能、血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每6个月检查一次;骨龄评估每年一次。
在这个案例中,家长既没有进行基线评估,也没有进行定期监测,可能错过了早期发现问题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颅内病变在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只有通过影像学检查才能发现。
第三个错误: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药物并自行注射
家长通过非医院渠道购买生长激素,并自行在家给孩子注射,这存在多重风险。
药物来源不明,可能涉及假药、劣药;储存条件不当可能影响药效;注射技术不规范可能导致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更严重的是,自行用药缺乏医疗监督,无法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这个案例可能让很多家长产生一个疑问:生长激素会导致脑瘤吗?
根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3年发表的一篇综述,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生长激素会直接导致脑瘤的发生。但是,生长激素可能促进已经存在的、未被发现的肿瘤的生长。
这正是为什么治疗前必须进行颅脑MRI检查的原因——排除已有的颅内病变,特别是垂体瘤等可能被生长激素刺激生长的肿瘤。
生长激素治疗有明确的医学指征,主要包括:
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符合特定标准);Turner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导致的矮小;小于胎龄儿出生后未能实现追赶生长等。决定是否使用生长激素,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详细的检查结果来判断,而不是家长自行决定。
家长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身高问题?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节奏不同,身高受遗传、营养、睡眠、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发现孩子身高偏矮时,首先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而不是自行寻求"快速解决方案"。
建议家长:定期测量并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绘制生长曲线;保证孩子均衡营养、充足睡眠和适当运动;如果孩子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每年生长少于5厘米),或者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三百分位,应及时就诊儿科内分泌科。
理性看待身高,关注孩子全面发展在临床工作中,我见过太多为孩子的身高焦虑不已的家长。但我想说的是,身高只是孩子健康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孩子的心理健康、能力培养、人格塑造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有些孩子确实需要医疗干预,但更多孩子只需要科学的喂养、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就能沿着自己的生长轨道健康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生长节奏和潜力。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提供科学的教育方式和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而不是盲目追求某个数字标准。
希望这个案例能够提醒更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时,保持理性,相信科学,遵循专业的医疗建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生长激素在儿童矮身材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 2022, 60(06): 521-528.[2]王卫平, 李敏, 张建伟.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安全性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3, 38(03): 189-193.[3]陈晓云, 赵志刚, 周丽华. 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评估与干预策略[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1, 55(04): 345-349.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后悔给孩子打生长激素及生长激素副作用(山东9岁男孩长期打生长激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