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云:“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可这身体怎么越来越不给劲儿,尤其是每天上班,感觉身体像是被掏空了一样。
不是说熬了个大夜,也不是干了什么重体力活,就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疲惫,像一层甩不掉的灰,蒙在身上,也蒙在心上。
你以为是没睡够,周末补个觉就好了,可睡了十几个小时起来,还是头昏脑胀,看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其实,这种累不是身体在抗议,而是它在给你发信号,告诉你里面的“秩序”乱了套,需要好好整顿一下了。
一个邻居家的老大爷,是退下来的老中医,看我整天没精打采的,就给我支了几招,他说这疲惫不是病,是气血没跟上,调理调理就好了,关键是得从根上找原因。
第一个,也是最要紧的,就是你的脾胃,它才是你精气神的“加油站”。
老人家说,很多人觉得累了就要补,吃各种山珍海味,其实脾胃虚弱的时候,你吃再好的东西也吸收不了,反倒成了负担。
脾胃就像家里的厨房,你把一堆好食材扔进去,可火不开,锅是坏的,那最后出来的不是美味佳肴,而是一锅馊饭。
你回想一下,是不是早上为了赶时间,随便啃两口面包,甚至一杯冰咖啡就打发了,中午点个外卖,不是油腻就是生冷,晚上回家累瘫了,又暴饮暴食一顿,吃完就躺着不动。
这些习惯,全是在给你的脾气和胃上刑,日积月累,它自然就怠工了。
脾胃一虚,气血生化就没了源头,身体这台机器没有燃料,自然跑不动。
所以调理的第一步,不是吃什么补品,而是先学会“好好吃饭”,早上喝一碗热乎乎的小米粥,中午吃饭细嚼慢咽,晚上尽量吃得清淡点,七分饱就好。
你别小看这一日三餐,把它理顺了,身体的气血自己就会慢慢充盈起来,那种发自内心的精力,比喝多少功能饮料都管用。
第二个,是别再跟自己的“生物钟”对着干,晚上不睡,白天就得废。
现在的人,好像都得了一种“晚上舍不得睡”的病,明明身体已经很累了,可大脑还在兴奋地刷着短视频,追着剧,非要熬到后半夜才肯罢休。
老中医说,人体的修复工作,都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悄悄进行的,尤其是在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是肝经当令的时候,身体的“解毒工厂”正在加班加点干活。
你这个时候不睡觉,就等于是在工厂最忙的时候,你非要跑去把电闸给拉了。
毒素排不出去,新鲜的气血生成不了,第二天早上起来,脸色能好看吗,精神能好吗。
你可能会说,我周末补回来不就行了,一觉睡到大中午。
可这种补觉,就像是你欠了很久的债,想一次性还清,根本不可能,反而会把身体的节奏彻底打乱。
最好的休息,不是睡得有多长,而是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每天晚上尽量在十一点前躺下,就算睡不着,闭上眼睛静静地躺着,也是一种休息。
你试试看,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早起不再是那么痛苦的事情,白天的脑子也会清醒很多,这才是身体回到正轨的感觉。
第三个,是让你“动起来”,但不是瞎动,而是要“微运动”。
很多人有个误区,觉得累了就应该一动不动地躺着,这叫“养精蓄锐”。

其实对于大部分上班族来说,你的累不是体力消耗过度,而是“久坐成瘀”,气血都堵住了,不动,只会越来越堵,越来越累。
这就好比一渠水,长时间不流动,最后就成了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但让你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再去健身房跑个五公里,大汗淋漓,那也不现实,反而会消耗你本就不多的气血,这叫“雪上加霜”。
老中医说的“动”,是一种温和的、舒缓的动,目的是为了让你的气血流通起来。
比如你坐了一个小时,就站起来走动几分钟,伸伸懒腰,看看远处,或者晚饭后,别马上就窝在沙发里,出去散散步,慢慢走个二三十分钟。
这种轻微的运动,不会让你感到更累,反而像是在给身体做按摩,把那些淤堵的地方,一点点地揉开,让气血重新顺畅地流淌起来。
当你的身体通畅了,那种沉重感、疲惫感,自然就会减轻。
说到底,身体的疲惫,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是长期的生活习惯,在悄悄地透支你的健康。
想要找回那个精力充沛的自己,也不需要什么灵丹妙药,就是把这些最朴素的道理,一点点捡回来,融入到你的日常里。
别总想着等有空了再去养生,最好的时机,永远是现在,从下一顿饭开始,从今天晚上早点放下手机开始。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在工作上太累了怎么办(上班每天都觉得很疲惫老中医给出 3 个调理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