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773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王阿姨今年58岁,退休后生活本该轻松,可她却常常一脸疲惫地说:“我不是睡不着,是一睡就开始做梦,一晚上翻来覆去,早上醒来比没睡还累。”
她以为只是压力大,可自己明明也没啥烦心事。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多梦背后,藏着的可能不只是心理问题,更可能是身体内部的失调。
现代医学认为,频繁做梦多与睡眠质量差、精神状态、神经兴奋性增加有关。而在中医看来,“多梦”并不仅仅是心理现象,更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一、做梦不是病,但频繁多梦要警惕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做梦本身不是病。每个人在睡眠中都会做梦,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期(REM期),大脑活动增强,梦境最为活跃。
问题在于——梦太多、太清晰、睡一觉跟打仗似的,这就不正常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专家指出:频繁多梦、梦境清晰、惊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常见于焦虑障碍、抑郁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人群。
但很多人检查下来并没有明显的心理疾病,这时就要考虑中医视角了。
二、中医怎么看“多梦”?4大根源值得关注在中医理论中,“多梦”属于“不寐”的范畴,是心神不安的表现。中医讲“心主神明”,意思是说,心脏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我们的思维和睡眠。
如果你经常多梦、易醒、睡不踏实,可能和下面这四个原因有关:
1. 心肾不交——越累越睡不着
很多上班族都有这样的经历:白天累得要命,晚上反而越睡越浅,梦一个接一个。
中医认为这属于“心肾不交”。简单来说,就是大脑太兴奋、身体却太虚弱,两者“不同步”,自然难以入睡或一睡就醒。
这类人常伴有腰膝酸软、心悸健忘、夜尿频多等表现。
2. 肝火扰心——脾气大、梦也多
如果你白天容易暴躁易怒、口苦咽干、眼睛发红,晚上又多梦、易醒,那可能是“肝火上炎,扰乱心神”。
肝主疏泄,喜条达。情绪压抑、长期烦闷的人,肝的功能失调,火气上攻,扰乱心神,睡眠自然被打乱。
这种“睡觉梦到跟人吵架,还真生气醒了”的状态,就是肝火扰心的典型表现。
3. 痰热内扰——吃得太好也会睡不好
中医讲“痰蒙心窍”,意思是身体里的“痰湿”太多,会干扰大脑正常运转,让人睡不安稳、梦境不断。
这类人往往饮食油腻、嗜酒、缺乏运动,平时容易感觉胸闷、嗓子有痰、口干口苦。
《黄帝内经》有言:“胃不和则卧不安”,也就是说脾胃不好,梦也会多。
4. 阴虚火旺——身体虚,却总是“上火”

有些人看起来瘦瘦弱弱,却总说自己“上火”:手脚心热、盗汗、口干舌燥,睡觉一闭眼就开始做梦,甚至有些“虚烦不安”。
这在中医里叫“阴虚火旺”,是指身体的“阴液”不足,无法平衡体内“阳热”,导致内火扰动心神。
这类人多见于久病体虚或长期熬夜、过劳、节食人群。
三、多梦不是小事,长期失眠危害大别以为“多梦又不是失眠”就可以忽视。研究发现,频繁多梦与心理障碍、免疫功能下降、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一定相关性。长期睡眠质量差,人体自我修复能力下降,诱发慢性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医师指出,长期睡不好、梦太多的人,出现焦虑、抑郁的概率明显升高。
梦太多,不是梦的问题,而是身体在提醒你:该调理了!
四、想要睡得香?这几点你可以试试改善多梦,不能只靠“安眠药”。中医讲究“调神、养心、健脾、清肝”,生活中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养成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睡觉、起床,避免熬夜。
饮食清淡有节:少吃辛辣油腻、戒烟限酒,保护脾胃。
睡前放松心情:避免剧烈运动、看过于刺激的内容,可用温水泡脚。
适当中药调理:如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等常用于治疗心神不宁,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很多中医门诊也会配合针灸、耳穴、艾灸等方法,调节神经系统,改善体质,让你从根上“睡个好觉”。
小结梦多,不是因为你太累,而是身体“失调”了。
中医认为,多梦是心神失养、阴阳失衡的外在表现。找到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改善睡眠。
别再熬着“撑过去”,也别把“多梦”当小事。从今天起,好好吃饭、按时睡觉,顺应身体节律,才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原文与注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专家访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路径(试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障碍科普讲座内容摘要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晚上睡觉睡不踏实,总是醒(一睡着就多梦不单是 压力大中医4大病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