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想要做那个啊(妈妈)

我为什么想要做那个啊(妈妈)

公冶虎 2025-10-03 都市视野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昨天在超市,我又看到了那一幕:

一个小男孩抱着恐龙玩具不撒手,妈妈说“家里有类似的”,孩子立马躺地上嚎:“我就要这个!你不给我买我就不走!”

周围人一看,妈妈脸都红了,最后咬牙买了单。

是不是特别熟悉?

很多家长私信问我:

“我家孩子怎么一到商场就像变了个人?不给买就哭,讲道理没用,到底该不该妥协?”

今天咱就不绕弯子了,

从儿童心理角度,把这个问题掰开揉碎讲清楚——

孩子不是贪心,也不是故意丢你脸,他只是还没学会“等待”和“控制欲望”。

而这背后,藏着三个你可能从来没注意过的真相。

-1.孩子的大脑,天生就“冲动优先”

你知道吗?

孩子前额叶皮质——就是管自控力、判断力的那个脑区——要到25岁左右才发育成熟。

换句话说:

6岁前的孩子,不是不想听话,是生理上真的“刹不住车”。

商场是什么地方?

灯光亮、颜色多、声音杂、玩具堆成山……

这对他大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感官海啸”。

看到喜欢的东西,多巴胺“唰”就上来了,

本能反应就是:我要!现在就要!

这个时候你跟他讲“钱要省着花”“家里还有”,

对不起,他听不进去。

因为理性脑还没上线,主导的是情绪脑。

所以,别指望一个3岁娃能像大人一样冷静权衡。

他不是不懂道理,是大脑还没长到位。

2.孩子要的,有时候根本不是“东西”,而是“被看见”

有一次我观察一个小朋友,他在乐高区站了好久,指着一套星球大战套装说“要买”。

妈妈拒绝后,他开始哭。

后来我蹲下来问他:“你喜欢这个,是因为它哪里特别?”

他说:“爸爸上周说要带我拼这个,但他加班没回来。”

你看,他真正想要的,可能不是玩具本身,

而是一次和爸爸一起完成的亲子时光。

很多次,孩子的“物质需求”,其实是“情感需求”的替身。

他想说的是:

-“我想被关注”

- “我想和你多待一会儿”

- “我想要一点掌控感”

特别是在学校或幼儿园里整天被安排的孩子,

到了商场这种“自由空间”,就会通过“我要买什么”来争夺一点点主动权。

所以,下次他喊“我要那个”,先别急着拒绝,

“妈妈,我要那个!”一进商场就哭闹要买玩具

试试问一句:

> “你是特别喜欢它,还是觉得今天特别想拥有点什么?”

也许你会听到一个让你心疼的答案。

-3. 父母的“底线模糊”,才是哭闹成功的根源

我们团队跟踪过30个家庭发现:

最容易引发孩子商场哭闹的,不是“严格型父母”,而是“摇摆型父母”。

什么意思?

今天你说“不行”,孩子一哭你就心软买了;

明天你又坚决不买,孩子崩溃大哭。

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了:

只要哭够久、闹够狠,最后多半能拿到。

这不是他狡猾,是他从你的行为中学到的生存策略。

更麻烦的是,他会把“哭=得到”这套模式带到幼儿园、学校,甚至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

靠情绪表达诉求,而不是沟通。

那怎么办?三个实用方法,亲测有效!

别担心,这事儿有解。分享我在家试过的三招:

✅ 方法1:出门前“约法三章”

去商场前5分钟,坐下来认真说:

> “今天我们去超市是买牛奶和苹果,如果你看到想买的玩具,可以告诉我,但不一定买。我们可以把它放进‘愿望清单’,等生日或表现好时再考虑。”

提前设定规则,孩子心里有数,期待就不会失控。

✅ 方法2:用“选择权”代替“否决权”

当孩子缠着要买零食或小玩具,别说“不行”,试试:

>“这个可以记进愿望本,或者——你愿意用本周积攒的‘自律星’兑换吗?”

(比如早起+自己穿衣+完成作业=1颗星)

让孩子感觉他有决定权,比强行压制更有效。

✅ 方法3:共情 +转移 +后续跟进如果当场哭闹,这样做:

1.蹲下平视:“妈妈知道你真的很想要,不能买很难过对不对?”(共情)

2.牵手离开现场:“我们先去挑水果好吗?你上次挑的橙子特别甜。”(转移)

3. 回家后画个“愿望树”,把想要的东西贴上去,定期回顾(后续跟进)

你会发现,很多“非要不可”的东西,一周后他自己就说:“其实也没那么想要了。”

最后想说:

孩子在商场哭着要东西,

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物质索取”,

而是一次情绪、欲望、安全感的综合爆发。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

不是立刻满足,也不是粗暴压制,

而是帮他在“想要”和“需要”之间,

慢慢建立起内心的秩序。

记住啊,你现在每一次温和而坚定的回应,

都在帮他练习未来一生都会用到的能力——

延迟满足、情绪管理、理性决策

你家娃最近最想买却没买到的东西是什么?

你是怎么处理的?成功了还是“阵亡”了?

“妈妈,我要那个!”一进商场就哭闹要买玩具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让孩子学会“想要”和“值得”的区别。

#儿童心理学#育儿经验 #家庭教育#孩子爱哭闹 #商场要玩具 #情绪管理 #育儿避坑指南 #小雅老师说心理#抖音育儿博主 #头条爆款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我为什么想要做那个啊(妈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