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怀孕 6 周了,刚才上厕所发现有血,是不是孩子保不住了?” 凌晨的急诊室里,26 岁的郑女士拿着染红的纸巾,声音发抖。临床数据显示,约 20%-30% 的孕妇在孕早期会出现阴道出血,其中一半左右最终能顺利妊娠。孕早期出血虽让人紧张,但盲目慌乱反而不利,掌握正确的紧急处理步骤,才能科学应对。以下是 3 个关键步骤。
发现出血后,先冷静观察出血量和颜色,以及是否有其他症状,这能帮助初步判断情况。
出血量:用干净的卫生护垫收集,观察是点滴状(仅内裤上有少量血迹)、少量(护垫上血迹面积小于 5 厘米)还是较多(1 小时内湿透一片护垫)。点滴状或少量出血多为轻微情况,较多出血需警惕。
血液颜色:鲜红色多为新鲜出血,可能来自宫颈或阴道;暗红色或褐色多为陈旧性出血(血液在体内停留过久),相对风险较低。
伴随症状:若仅出血无腹痛,风险较低;若伴有下腹痛(尤其是阵发性坠痛)、腰酸、头晕、乏力,可能是先兆流产或宫外孕,需立即就医。若排出肉样组织(可能是胚胎组织),需保留标本带给医生检查。
此时不要用力擦拭阴道,避免刺激;也不要反复蹲厕所观察,减少腹部用力,立即卧床休息。
步骤二:立即卧床静养,减少身体活动孕早期胚胎着床尚未稳定,出血时卧床静养是首要措施,能减少子宫收缩,降低出血风险。
卧床姿势:以仰卧或侧卧位为宜,可在腰后垫一个软枕支撑,避免俯卧。起身时动作要缓慢,用手臂支撑身体慢慢坐起,再下床(若必须下床),避免突然起身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增加不适感。
活动限制:出血期间绝对禁止剧烈活动(如跑步、提重物),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和妇科检查(除非医生要求)。日常起居(如吃饭、上厕所)尽量缓慢,减少弯腰、下蹲动作。
环境要求:保持房间安静,减少探视,避免情绪紧张。家属应协助准备食物和水,让孕妇减少起身次数。卧床期间观察出血量变化,每 2-3 小时更换一次护垫,记录出血量、颜色和症状变化,为就医提供依据。
步骤三:及时就医检查,遵循医生指导孕早期出血无论多少,都建议在 24 小时内就医(若出血多或腹痛剧烈,需立即急诊),明确原因后再针对性处理。
必做检查:医生通常会先做 B 超,查看宫内是否有孕囊(排除宫外孕)、孕囊位置和发育情况;检测血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水平,评估胚胎活力 ——HCG 每 48 小时翻倍良好,多提示胚胎发育正常;孕酮过低可能提示黄体功能不足。
根据检查结果处理:若为宫内妊娠、胚胎存活且仅少量出血(先兆流产),医生可能会开具黄体酮类药物(补充孕酮),并嘱咐继续卧床休息,1-2 周后复查;若为宫外孕(B 超显示宫内无孕囊,附件区有包块),需立即住院治疗(宫外孕可能危及生命);若 B 超提示胚胎停育(孕囊无胎心),需在医生指导下终止妊娠。
就医途中:尽量乘坐私家车或救护车,避免颠簸(如骑电动车、坐公交车)。途中保持平稳姿势,家属密切观察孕妇状态,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意识模糊,提示出血过多,立即联系医院做好抢救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孕早期出血不代表一定会流产,过度焦虑会刺激子宫收缩,加重出血。遵循这 3 个步骤,科学处理,多数轻微出血的孕妇能顺利度过孕早期。记住,及时就医、遵医嘱静养是关键,不要自行服用保胎药(可能掩盖病情)。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怀孕初期症状阴道出血怎么办(孕早期出血怕紧急处理的 3 个步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