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三点,我抱着浑身扭动的大宝在客厅转圈,第10次擦去他嘴角的奶渍时,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那时我刚当妈,满脑子都是“娃要多吃才长肉”。大宝出生5天,每次喝完30ml母乳还会哭,我立马加冲奶粉,不到半个月就把奶量飙到了120ml。家里老人还夸我会喂,说孩子“能吃是福”,可我没发现,娃的小肚腩早就鼓得像个硬邦邦的皮球。
最让我崩溃的是他总吐奶。每次喂完拍嗝,刚放下就“哇”地吐一大口,有时睡着睡着还会呛得咳嗽,小脸憋得通红。我以为是拍嗝没拍好,每天抱着他拍半小时,可吐奶次数越来越多,娃也越来越难哄睡,明明困得眼睛都睁不开,却总在怀里扭来扭去,小拳头攥得紧紧的,哭声里满是难受。
直到社区医生上门体检,摸了摸大宝的肚子,又问了奶量,才严肃地说:“这是过度喂养了,孩子的肠胃还没发育好,喂太多会把他的小肠胃撑坏。”
我这才惊出一身冷汗。原来宝宝哭闹不一定是饿,也可能是肚子胀得难受;原来他的胃容量就像小核桃,120ml的奶量早超出了负荷;原来我以为的“为他好”,却在无形中伤害了他。
后来跟着医生调整喂养方式:每次喂奶前先观察宝宝的饥饿信号,饿了再喂;母乳和奶粉分开喂,避免过量;喂完后竖抱20分钟,轻轻顺时针揉肚子帮他排气。慢慢的,大宝吐奶少了,肚子也不鼓了,晚上能安安稳稳睡4个小时,醒来时还会对着我笑。
现在想起月子里的那段日子,还是会心疼。想告诉所有新手妈妈:养娃不是“填鸭”,比起“喂得多”,“喂得对”才更重要。别被“多吃长肉”的想法绑架,宝宝的小肠胃经不起折腾,用心观察他的需求,比盲目加奶更靠谱。毕竟,看着娃舒舒服服地吃奶、安安稳稳地睡觉,才是当妈最踏实的幸福。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新生儿一次喂多少奶粉?(新生儿宝宝该喂多少奶码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