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吃点安眠药,可又怕副作用、怕上瘾。
这种时候,总有人问一句:有没有那种既不伤身体,又不会上瘾,还真能让人睡着的“安眠药”?
睡不好,一般不会突然发生。它往往是悄悄地,一点点爬上身的。
白天精神差、情绪烦躁、记性变差,这些都可能是睡眠紊乱拉响的警报。很多人一开始不当回事,想着忍一忍、熬一熬,结果越拖越久,晚上越到点越清醒,连床都成了“战场”。
有些人靠手机熬夜,有些人靠酒精催眠,还有些人一上床就开始胡思乱想,越想越清醒。长期失眠就像家里水龙头漏水,开始只是几滴,久了就可能泡坏整个地板。身体也是一样,睡不好不是小事。
很多人提起安眠药就皱眉头,担心吃了会上瘾,停药后更睡不着。的确,像苯二氮䓬类这一类传统安眠药,虽然见效快,但长期吃会让人产生依赖,就像“借钱过日子”,总有还的时候。
医学上确实有一些东西,能帮助睡眠,又不容易产生依赖。只是,这些可能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种一粒吞下去立马就睡着的药,而是更温和的、需要配合生活方式使用的“助眠工具”。
有一种叫褪黑素的物质,它其实是人体自己分泌的一种激素。天黑了,它就开始分泌,提醒身体准备睡觉;天亮了,它就慢慢减少。年纪大了或者经常熬夜的人,身体里的褪黑素分泌会乱掉,睡意也跟着没了。
医学上用的褪黑素片剂,就是补回身体缺的这一块。它不像传统安眠药那样“强行关机”,而是像一个温柔的保姆,轻轻地提醒身体该休息了。关键是,褪黑素不容易让人上瘾,副作用也很轻微。
它并不是人人都适合。有些人吃了会觉得头晕,有些人反而更清醒,这是因为身体本身节律被打乱了。特别是白天老待在黑暗房间里,晚上又灯火通明,这种生活方式会让褪黑素“搞不清时间”。
有些食物,吃了之后身体里的某些成分能轻轻地催眠,比起药物,它们更像是“食物里的晚安曲”。
香蕉。它含有一种叫色氨酸的成分,这种东西能帮助身体制造血清素,而血清素又是制造褪黑素的原料。简单来说,吃了香蕉,等于给身体“备好了原材料”。
还有牛奶。热牛奶里也有色氨酸,而且温热的感觉本身就能让人放松。很多老人小时候睡前喝点热牛奶,睡得特别香,不是没道理。
樱桃也是个宝。这种红红的小果子,尤其是酸樱桃,据研究发现,本身就含有天然的褪黑素。比起吃片剂,喝一小杯酸樱桃汁,有时更温和,也更容易被身体接受。
不能指望吃一根香蕉就立刻睡着。这些食物是帮身体“打地基”的,起作用需要时间,也需要配合一个规律的作息。
很多人以为睡不着是因为“想太多”,有时候问题不在脑子,而是在身体的节奏被打乱了。正常人是白天活跃,晚上放松。但如果白天不动、晚上又猛吃猛喝,身体就分不清什么时候该睡觉。
咖啡、浓茶、可乐这些含咖啡因的饮料,下午以后最好别碰,因为它们能让神经兴奋几个小时。尤其是有些人对咖啡因特别敏感,哪怕早上喝了一杯,晚上也睡不好。
还有一些人喜欢晚上吃得特别油腻,比如烤串、火锅、油炸鸡翅。这些高脂肪食物会让肠胃“加班”,身体在消化,怎么可能安心去睡觉?
要睡得好,晚上最好吃得清淡些,比如一碗小米粥、几片蒸南瓜,既暖胃又不负担。南瓜里还有丰富的镁元素,能帮助神经放松。
有些人把晚上的时间当成“自由时间”,不舍得睡,又总抱怨白天没精神。睡眠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身体在“修理车子”。你白天开车跑一天,晚上不修,第二天怎么走得快?
房间的光线、温度、声音,都会影响睡眠。手机的蓝光是最常见的“捣乱鬼”,它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让人越刷越兴奋。睡前一小时把手机放远点,眼睛和大脑都会慢慢安静下来。
床也是关键。有些人睡在太软的床垫上,早上起来腰酸背痛;有些人枕头太高,脖子僵硬一整天。一个适合自己的枕头和床垫,是比任何药物都更有效的“安眠药”。
如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硬躺着反而会让人更焦虑。这时候,不妨起来做点轻松的事情,比如听听轻音乐、做几分钟深呼吸、洗个温水澡。
有些人觉得冥想太玄,其实就是闭上眼睛,注意自己的呼吸,不去想别的。哪怕五分钟,也能让大脑从“高速模式”切换回“休息模式”。
还有一种叫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的办法也挺管用。从脚趾开始,一点点绷紧然后放松,慢慢往上到小腿、大腿、手臂、肩膀,身体放松了,大脑也就慢下来了。

没有副作用、不会上瘾的“安眠药”,其实不在药瓶里,而是在生活的细节里。每天固定时间起床,不管昨晚睡得好不好;白天晒点太阳,让生物钟知道“现在是白天”;晚上把灯光调暗,告诉身体“该休息了”。
如果实在睡不着,也别逼自己。“非得马上睡着”这种压力,往往才是失眠的罪魁祸首。有时候,允许自己慢一点,反而更容易入睡。
如果连续几周睡不好,白天没精神、情绪低落,或者经常半夜醒来,那可能已经不是普通的失眠了,而是身体在亮“红灯”。这种时候,就不能只靠食物和生活习惯,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
有些人听说某些中成药“天然安全”,比如酸枣仁片、乌灵胶囊、天王补心丹,就自己买来吃。
虽然这些药物的成分比较温和,但也不是人人适合。比如有些人身体偏寒,吃了反而更睡不着。还有些药和降压药、糖尿病药有相互作用,吃错了反而出问题。
即使是“看着安全”的药,最好也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是糖,不能乱吃。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张斌,李峰.褪黑素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23,28(4):456-460.
[2]刘颖,王军.酸樱桃对睡眠质量及生物节律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1,27(6):52-55.
[3]李红,刘芳.中药酸枣仁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系统评价[J].中医药信息,2022,39(1):90-93.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睡不着觉吃什么药能睡觉(没有副作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