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一听说血管有问题,就慌得不行,要么乱买药吃,要么干脆不敢吃,就怕吃错了出事儿。其实预防脑血栓的药,没那么玄乎,但也绝对不能瞎用。今天我就以在药店工作10几年的见闻,跟大家唠唠5种医生常推荐的药,都是实实在在能用得上的,记得收藏好。
1.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的“老熟人”,但不是人人都能吃
说到预防脑血栓,阿司匹林必然是不能被忽略的,它好似血管里的“清道夫助手”,能够阻止血小板聚集,防止血小板扎堆形成血栓,从根源处降低患脑血栓的风险。
不过,别觉得别人吃着有用,你就跟着吃,有得过胃溃疡、胃出血的人,服用这个药得格外当心,由于它易刺激胃黏膜,让病情愈发严重,还有对阿司匹林过敏的人,更是碰不得。
一般医生会建议有脑血栓高危因素的人,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或者家里有人得过脑血栓的,在医生指导下小剂量服用,常见的是100毫克规格,每天一次。
我之前遇到过一位大叔,自己听人说阿司匹林能预防血栓,就买了大剂量的吃,结果没几天就胃痛、黑便到医院检查是胃出血,差点出大事。所以说这药再好,也得遵医嘱,可不能自己随便加量、减量。
2.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好搭档”,特殊情况能“补位”
有些朋友没法服用阿司匹林,比如说一服用便会胃里觉得不舒服,或者有别的禁忌情况,这样医生可能就会推荐氯吡格雷,它跟阿司匹林的作用原理大致一样,也是用来防止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只不过它对胃的刺激比较小。
在临床当中,要是患者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或者有严重的阿司匹林不耐受状况,医生会建议用氯吡格雷,它常见的剂量是75毫克,每天吃一回,但是这个药也有得留意的地方,像可能会出现皮疹、腹泻这类不良反应,而且和阿司匹林比起来价格要高那么一点。
有一回一位大爷来购买氯吡格雷,他称自己服用阿司匹林后胃老是反酸,医生让换成这个药,我特地跟他讲,服用此药时若出现皮肤瘙痒、拉肚子的情况,得马上前往医院,不要硬扛着。
3.阿托伐他汀:不止降血脂,还能“保护”血管
许多人觉得阿托伐他汀仅仅是降血脂的,而实际上它还有一个关键作用,也就是稳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里的斑块好似“定时炸弹”,一旦破裂,便轻易形成血栓进而诱发脑血栓,阿托伐他汀能够使斑块更加稳固,减少破裂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还可以降低“坏胆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多个层面保护血管。
吃阿托伐他汀的时候得定期去查肝功能还有肌酸激酶,因为有少数人或许会出现肝功能不正常或者伴随肌肉酸痛、没力气这类状况。常见的剂量有10毫克、20毫克和40毫克,具体用多少得由医生根据血脂水平来定。
之前有个大姐,血脂高,医生让她吃阿托伐他汀,她吃了一段时间觉得没什么不舒服,就自己停了药。过了半年复查,血脂又上去了,血管斑块也有点不稳定。后来她又遵医嘱接着吃,定期复查,血脂才慢慢控制住。所以说降脂药可不能随便停,得按疗程吃。
4.瑞舒伐他汀:降脂“能手”,适合不同需求的人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属于同一类药物,均为他汀类药,其作用相近,可降低血脂,还能稳定斑块,预防脑血栓。
其长处在于降脂成效不错,而且受饮食作用较小,早上或者夜晚服用都行,不过同阿托伐他汀一样,也有大概呈现肝功能反常、肌肉不适的副效果,因此按时查验极其关键,一般的剂量有5毫克、10毫克、20毫克,医生会按照患者详细情况,诸如血脂程度、肝肾功能等,采用符合的剂量。
有位大哥,之前吃其他降脂药效果不好,医生给他换成了瑞舒伐他汀,吃了两个月,血脂就降下来了。他后来跟我说,刚开始还担心有副作用,结果定期检查都正常,现在也放心了。
5.华法林:预防血栓有一套,但“脾气”有点怪
华法林是用于预防血栓的常用药物,尤其适合患有房颤的人群,因为房颤患者心脏跳动不规则,极易形成血栓,而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脑血栓,华法林能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从而阻止血栓形成。
不过华法林的“脾气”有点怪剂量不好把握。吃多了易出血,诸如牙龈出血、皮肤有瘀斑,严重时或许还会脑出血;吃少了则起不到预防功效。
而且它还格外“挑剔”,食物像菠菜、西兰花、动物肝脏这类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食用过量会影响药效。
所以服用华法林期间,不仅要定期去医院查凝血功能(INR值),调整剂量,饮食也要相对稳定,不能突然大量吃某类食物。
我之前遇到过一位房颤患者,吃华法林期间,突然爱吃菠菜,每天都吃一大盘,结果INR值降得很低,药效不够。后来医生让他调整饮食,减少菠菜的摄入量,INR值才慢慢恢复正常。
说了这么多药,不是让你照着买了就吃。预防脑血栓,用药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你的年龄、身体状况、有没有基础病等,综合评估后,给你制定合适的用药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遵医嘱。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怎样才能预防脑血栓(预防脑血栓吃什么药医生偷偷分享5种常用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