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卢老师。
干了这么多年教育,最常被问的就是:“卢老师,孩子突然哭闹不止,是不是吓着了?”
说实话,我家想宝也常被突如其来的声音、或者摔了一跤吓得一激灵,晚上睡不踏实。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卢老师一直在用的“科学收惊四部曲”,这些方法结合了婴幼儿心理和触觉安抚,特别适合现代爸妈。
第一步:先稳自己,再抱孩子
很多家长一听见孩子哭就慌了,火急火燎地把孩子捞起来各种摇晃。千万别哦,你越摇晃,孩子越害怕。
先深呼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稳稳地走过去,用整个手掌尽量大面积地抱住孩子的后背和前胸,一边抱一边用特别沉稳的声音说:“爸爸/妈妈在呢,没事了。”
这时候你的怀抱是孩子最安全的港湾。你镇定了,孩子才能从你身上感受到“哦,原来这事儿不大”的信号。
第二步:胸口贴胸口,心跳是最好的安抚曲
抱起来后,很多家长喜欢来回走动。
其实,这时候,先别急着走。
找个地方坐下,把孩子的头轻轻靠在你左侧胸口,也就是心跳最清晰的位置。让孩子听着你“咚、咚、咚”的心跳声,这声音他在肚子里听了十个月,最熟悉不过了。
同时,你用手掌整个包住他的后背,从上到下缓慢地、有节奏地抚摸。注意是整个手掌贴上去,不是用手指尖。这样能给孩子最大的触觉安全感,让他感觉到自己被完全包裹和保护着。
第三步:低声哼唱+白噪音,双重安抚
孩子稍微平静点后,我会在他耳边特别特别轻地哼歌。不是儿歌,就是随便什么旋律,甚至“嗯……”的声音都可以,关键是要低沉、持续。
还有就是白噪音。不是非得用APP,你完全可以自己制造:对着孩子耳边轻轻发出“嘘……”的声音,由近到远,慢慢减弱。这个声音模拟了子宫里的血流声,对受惊的孩子有奇效。我试过很多次,通常几分钟,孩子的抽泣就会慢慢停下来。
第四步:巩固安抚,建立“安全信号”
等孩子完全平静下来,别急着放下。用食指指腹非常轻地在他眉心到额头的位置来回抚摸,同时看着他的眼睛,用特别安心的语气说:“宝宝不怕,已经没事啦。”
这个动作会成为孩子的“安全信号”。以后再做这个动作,他甚至会自己放松下来。这就像个开关,告诉孩子:“危险解除,现在安全了。”
最后卢老师想说,孩子“收惊”最重要的是及时和耐心。这些方法看着简单,但贵在坚持和那份沉得住气的心境。别孩子一哭你自己先焦虑了。你稳得住,孩子才稳得住。
带娃路上难免有各种小状况,但用对方法,其实都没那么可怕。我是卢老师,咱们下次再聊!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小孩子吓着了怎么办(宝宝吓到了别慌4招安抚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