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今年58岁,这些年总觉得口渴多尿,总想吃点甜的东西。有一次小区邻居在楼下聊起“这个年纪要控制血糖了,不然腿脚会出问题”。她忍不住心里一紧,赶紧去做了个体检。结果一出,空腹血糖9.1 mmol/L,医生直接说她要注意糖尿病的问题,还郑重提醒她,糖尿病不是随便就得上的,多半和身边这些习惯和身体特质有关。李阿姨心里一万个疑问:自己并不胖,为什么血糖还是出了问题?
其实,糖尿病的根源比我们想象复杂。有些人看起来日子过得挺健康,却不知悄悄踩中了糖尿病的“地雷”。不少人一提糖尿病,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吃太多糖”。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习惯和因素,真正左右了你的血糖吗?到底哪些才是最常见、最容易被忽视的病因?
下面咱们把糖尿病的幕后黑手一个一个揪出来,也许你会发现,和你日常里的小毛病,还真有点关系。
不少人嘴上说着“随缘”,其实身体早早被遗传设定了风险。如果父母、兄弟姐妹有糖尿病,患病几率会提高2-4倍。据《中华医学会》流行病统计,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率接近30%。有的基因突变,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或者胰岛B细胞的功能。换句话说,你爸妈的血糖,可能早就埋下了你的糖尿病隐患。所以,家里有人有糖尿病,自己一定要格外上心。
不健康饮食:高糖高脂吃出来的麻烦别以为只有甜食才伤血糖。平时不局限于糖果、蛋糕,高油、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同样让身体难以负荷。大碗米饭、油炸食品、饮料、火锅,都是血糖的隐形推手。《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数据统计,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可高达普通人的3-5倍。同时各类加工食品、碳酸饮料里的“隐形糖分”,直接提升了胰岛素抵抗,伤害胰岛细胞。
腰围一粗,血糖跟着飙。特别是腹型肥胖,比“光体重高”的风险更大。大量流行病学证据显示,每增加1公斤体重,糖尿病风险增加5%。缺乏运动更是雪上加霜,长期不活动导致胰岛素受体减少,血糖自然不听话。哪怕不胖,天天久坐、懒得动的人,同样“中招”的不少,每天晚饭后适当散步,也能帮助血糖回落。
年龄增大:胰岛素变迟钝年纪越大,内分泌系统越容易“掉链子”。40岁以后,身体代谢能力开始下降,胰腺β细胞渐渐“力不从心”,胰岛素分泌减少,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也变差。这也是为什么中老年人成为糖尿病高发群体的原因之一。其实,很多并不是什么“年纪更容易胖”,而是身体天生的机能变化。
压力大、心情常常很糟或者长期熬夜,身体会分泌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本能保护你,却让胰岛素功能受阻。数据显示,长期高压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提升12%-18%,尤其在大城市、节奏快人多的工作群体里更常见。熬夜、睡眠紊乱的人,也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一觉醒来血糖都比以前高。
特殊疾病/药物影响:别让原发病牵连血糖有些疾病会牵连血糖,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胰腺炎等。如果用过激素类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部分利尿剂),也能搅乱胰岛素分泌。不少女性用避孕药物后血糖异常,部分心理药物、抗癌药物也会影响体内糖代谢。所以,有基础疾病或者长期用药的人,医生都会特别强调血糖筛查。
很多人都是等到血糖高了才重视,其实不少症状早就已悄悄出现。常见的前期信号,像口干多尿、容易疲惫体重减轻、伤口愈合慢。还有一些低调变化:早晨起床手脚麻木,晚上频繁起夜,视力发虚。
还有一类人没啥自我感觉,但一体检就发现空腹血糖超标。这时候,有时候只要生活能调整,血糖还能恢复。反而忽略这些小信号,错过了最佳干预窗口。数据统计,5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出现并发症风险。
专家实操建议,这些习惯早点抓,血糖稳稳当当合理饮食:优先选全谷物、粗粮、新鲜蔬菜,主食不过量。多用蒸煮,少用炒炸。每餐有蔬菜,适量蛋白质。能少吃的甜食、饮料尽量别碰。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快走150分钟,慢到能说话但不能唱歌。饭后半小时运动更利于血糖下调。
控体重:力量训练+有氧运动,腰围每瘦一厘米,糖尿病风险就降一分。
规律作息:晚上不熬夜,睡眠规律,精神压力大时做好减压。
监测血糖:家族史、高危人群每年体检一次,早发现早干预。
基础病管理:高血压、高血脂按医嘱用药并监控变化,有特殊疾病或者长期用药提前知会家庭医生。
健康,不是一件某天“吃顿清淡”或“少喝几杯奶茶”就能解决的小事。面对糖尿病,这种无声的慢性敌人,聪明的人早早管理生活里的细节。其实,只要日常将这些高危因素一个个排查、逐步修正,再加上定期体检,糖尿病离你根本不远。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1.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2. 戴为信.《糖尿病怎么引起的》. 北京协和医院, 博禾医生, 20233. 魏琼.《糖尿病怎么得的原因》.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百度健康4. 范慧.《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博禾医生, 20225. 徐晓文.《怎么会得糖尿病》.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民福康, 20236. 肖文霞.《糖尿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有来医生7.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怎么引起的-专家文章》8. 《引起血糖高的原因》. 大医网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糖尿病如何引起的(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大多都是这 6 种原因所导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