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小时尿蛋白定量留取的核心是‘时间准、不遗漏、防污染’,掌握‘弃首留尾’原则,在家也能留取合格标本,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临床中,很多患者因为在家留取方法不对,导致结果偏差,不仅浪费钱,还可能影响治疗判断,今天就把在家留取的要点讲透彻,让大家少走弯路。
我是肾病科孙明霞医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工作30多年,这些年我专注于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类慢性肾脏病,尤其对顽固性蛋白尿、血尿等问题有较多研究。在门诊中,我发现大家对在家留 24 小时尿蛋白总有各种疑问,今天就手把手教大家正确方法。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是通过检测 24 小时内尿液中的总蛋白量,来判断肾脏漏蛋白的严重程度,比单次尿常规更能反映真实病情。而 “弃首留尾” 是留取的核心原则,记住这四个字,留取就成功了一大半。
在家留取的具体步骤其实很简单,关键是时间要卡准:
第一天早上起床后,比如 7 点左右,先去厕所排一次尿,这次的尿要全部倒掉,不要留,这就是 “弃首”,从这次排尿后开始计时。从这一刻起,之后 24 小时内的每一次排尿,都要全部收集到医院提供的专用留尿容器里,不管是白天的尿、晚上的尿,还是半夜起夜的尿,一滴都不能漏,全部接到容器中。到第二天早上同一时间,比如还是 7 点,不管有没有尿意,都要再排一次尿,这次的尿必须全部留下,倒进容器里,这就是 “留尾”。到这里,24 小时的尿液就留取完成了,盖紧容器盖子,贴上姓名和日期,尽快送到医院检验科。
在家留取有几个细节必须注意,直接影响结果准确性:
容器一定要用医院给的专用留尿瓶,别用家里的矿泉水瓶、饮料瓶代替,这些瓶子可能有残留物质,污染尿液影响结果。如果医院给了防腐剂,拿到后要在留取第一次尿(也就是 “弃首” 之后的第一次尿)时就加进去,轻轻摇晃均匀,夏天天气热,尿液容易变质,防腐剂能保证标本稳定;冬天如果室温不高,也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加防腐剂。留尿期间正常饮食喝水就行,不用刻意多喝水或少喝水,也别突然吃大量高蛋白食物,比如一顿吃很多鸡蛋、肉类,这样会让尿液中蛋白临时增多,导致结果不准。
留尿期间的日常活动不用刻意限制,但要注意不能漏尿。如果需要出门,最好随身携带小的干净容器,方便随时收集尿液,回家后再倒进大容器里,千万不要因为出门就漏掉某次排尿。如果是女性患者留尿期间遇到月经期,建议等月经结束后再留取,避免经血污染尿液;留尿时如果尿液不小心混入大便,也要重新留取,污染的标本会影响检测结果。
很多人常犯的错误一定要避开:别把时间算错,比如第一天 9 点才 “弃首”,第二天 7 点就 “留尾”,这样不够 24 小时,结果会偏低;也别提前留取,比如第一天 6 点就开始留,第二天 8 点才结束,超过 24 小时可能导致尿液变质。留好的尿液要及时送检,夏天最好放在阴凉处或冷藏,别长时间放在高温环境下;冬天也要避免容器结冰,送检时可以用保温袋保护一下。另外,留尿期间可以正常服用医生开的药物,除非医生特别嘱咐暂停,否则不要自己停药,以免影响病情。
我知道在家留 24 小时尿确实有点麻烦,尤其是需要时刻记得收集尿液,但这个检查对肾病治疗太重要了。比如通过前后两次留取的结果对比,能看出蛋白尿是减少还是增多,判断治疗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方案。准确的结果能帮医生更好地把握病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计划,让你少花冤枉钱,少受折腾。
看病本来就不容易,别让一次留尿失误影响治疗,我一定尽我所能帮你把每个细节弄清楚,让检查结果更可靠,治疗更精准。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弃首留尾要记牢在家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留取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