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岁的李姐最近总觉得下身不舒服,白带变得特别多,像水一样往下流,护垫半天就湿透了,还带着一股鱼腥味,尤其是天热的时候,自己都能闻到味道,坐公交时总怕别人闻到,尴尬得不行。
更让她难受的是,外阴还一阵阵发痒,晚上痒得睡不着,忍不住抓了几下,结果第二天又红又肿。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她得了细菌性阴道炎,这才导致白带异常,给开了药,让她按方法治疗。

妇科炎症引起的白带异常,是女性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正常的白带是透明或乳白色,量不多,没什么味道,像蛋清一样稍微有点黏。但如果得了炎症,白带就会变样 —— 颜色发黄、发绿,甚至带血;性状变得像豆腐渣、泡沫状,或者稀得像水;还会有腥臭味、鱼腥味,同时伴有外阴痒、疼、红肿等症状。不同的炎症,白带异常的表现和治疗方法都不一样。
先看看白带异常可能是哪种炎症霉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感染):白带最典型的是像豆腐渣或酸奶块,白色、稠厚,量不算特别多,但外阴和阴道会痒得厉害,像有小虫子爬,抓了之后会红肿,甚至疼得没法走路、没法同房。李姐的邻居王阿姨就得过这个,她说 “痒起来真想把皮肤挠破,晚上根本睡不成觉”。

细菌性阴道炎:白带量多,颜色发白或发黄,像稀鼻涕一样黏糊糊的,最明显的是有股鱼腥味,尤其是同房后味道更重,外阴可能有点痒,但不像霉菌感染那么厉害。李姐得的就是这种,医生说夏天出汗多,内裤不透气,容易得这个。滴虫性阴道炎:白带是黄绿色的,泡沫状,量很多,有时候会像水一样流出来,带着腥臭味,外阴又痒又疼,同房时还会疼,甚至有点出血。这种炎症会通过性生活传染,所以往往需要夫妻一起治疗。宫颈炎:白带会变成脓性,发黄、发绿,量多,有时候会带血丝,同房后可能出血,下腹部还会隐隐作痛。这大多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比如淋球菌、衣原体等。不同炎症的治疗方法
治疗妇科炎症白带异常,关键是要找准病因,对症用药,不能自己随便买洗液或消炎药,不然可能越治越糟。

霉菌性阴道炎:抗真菌是关键医生通常会开抗真菌的药,有塞进阴道的药片或栓剂(比如克霉唑、咪康唑),每天晚上塞一粒,一般用 3-7 天;如果症状严重,可能会加口服药(比如氟康唑),吃 1-2 次就行。王阿姨用了 3 天阴道栓剂,豆腐渣样的白带就少了,痒也减轻了。要注意的是,这种炎症容易在月经前后复发,所以月经干净后最好再巩固治疗一次;治疗期间别同房,内裤要用开水烫洗,晒干后再穿。细菌性阴道炎:用抗生素杀菌常用的是甲硝唑、克林霉素,有口服的药片,也有阴道用的栓剂或凝胶。李姐用的是甲硝唑栓剂,每天晚上塞一个,用了 7 天,鱼腥味就没了,白带也变少了。这种炎症和阴道里的菌群失衡有关,别用太多洗液冲洗阴道,不然会破坏菌群,反而容易复发。滴虫性阴道炎:夫妻同治很重要主要用甲硝唑或替硝唑,口服药效果最好,比如一次吃 2 克,或者每天吃两次,连吃 7 天。因为会通过性生活传染,所以老公必须一起吃药,不然就算自己治好了,同房后还会被传染。治疗期间要戴避孕套,停药一周后最好去复查。

宫颈炎:根据病原菌用药如果是淋球菌感染,常用头孢类抗生素;如果是衣原体感染,多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一般是口服药,严重的可能需要打针。治疗期间别同房,治好后也要定期复查,因为宫颈炎可能会影响怀孕。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别瞎用洗液:很多人觉得白带异常是 “不干净”,就用各种洗液使劲灌洗阴道,其实这样会破坏阴道的自然保护屏障,让炎症更难好。正确的做法是,只用温水洗外阴,每天 1-2 次,洗完后擦干,保持干燥。勤换内裤:穿纯棉、透气的内裤,每天换一次,换下来的内裤用肥皂洗干净,开水烫 10 分钟,再放在太阳下晒干,别阴干。

暂时别同房:治疗期间同房会加重炎症,还可能传染给伴侣,最好等症状完全消失、复查没问题后再恢复。按疗程用药:很多人症状一减轻就停药,结果没过几天又复发。一定要按医生说的疗程用完药,就算感觉好了也要坚持,不然容易反复。
李姐按医生的嘱咐用完药,又注意了卫生,一周后白带就恢复正常了,也没味道了。她说:“以前总觉得这种病不好意思说,自己扛着,其实早点看医生,对症治疗,好得很快。”
其实,妇科炎症就像感冒一样常见,只要及时治疗,注意卫生,大多能很快痊愈。怕就怕自己瞎折腾,耽误了治疗,反而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参考文献
廖秦平。女性生殖道感染诊治指南(第 3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