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这个是什么药?叫allopurinol
1、【别嘌醇】(allopurinol)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该品在水或乙醇中极微溶解,在氯仿或乙醚中不溶;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中易溶。3)【别嘌醇】作用与用途:别嘌醇主要在痛风发作间期和慢性期使用,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对排尿酸药过敏或无效,以及不宜使用排尿酸药物(如有肾功能不全)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病人,以控制高尿酸血症。
2、别嘌醇缓释胶囊是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以下是该产品的详细介绍:主要成分与名称:别嘌醇缓释胶囊的主要成分为1H吡唑并[3,4d]嘧啶4醇,中文名为别嘌醇,英文名为Allopurinol Sustainedrelease Capsules,国药准字为H20041338。
3、别嘌醇片是一种药品,其结构式中文名称为别嘌醇片,对应的拼音是Biepiaochun Pian。在国际上,它以英文名Allopurinol Tablets知名。在药典的2000年版第二部中,其书页号为300。此药物的主要成分是别嘌醇,化学式为C5H4N4O,分子量为1311克/摩尔。
4、病情分析:别嘌醇片(Allopurinol Tablets)为白色片。口服后在胃肠道内吸收完全,2~6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在肝脏内代谢为有活性的氧嘌呤醇,两者都不能和血浆蛋白结合。对该药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明显血细胞低下者禁用。孕妇慎用。
5、英文参考 Allopurinol Tablets 3 别嘌醇片药典标准 1 品名 1 中文名 别嘌醇片 2 汉语拼音 Biepiaochun Pian 3 英文名 Allopurinol Tablets 2 含量或效价规定 本品含别嘌醇(C5H4N4O)应为标示量的90%~100%。
6、国人经常需服用降尿酸药物(allopurinol)控制高血压和痛风等慢性病症者众多,如果因此出现药物过敏,应尽快就医,以免危害生命。
别嘌呤醇的作用和副作用
别嘌醇属于抑制尿酸生成类药物,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尤其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伴有肾结石或尿酸性肾病、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别嘌醇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皮疹、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损害。
别嘌醇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以及血液系统损害等,别嘌醇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甚至可以发生致死性的过敏性剥脱性皮炎。在服用别嘌醇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皮疹、瘙痒或其他过敏的症状,比如尿痛、血尿、眼部刺激或口唇肿胀等,应立即停药。
别嘌呤醇的副作用,一般是会出现皮疹,或者荨麻疹,也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剥脱性皮炎出现,一旦出现皮疹,就应该立即停药。这个药物还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的反应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对于血液系统也会容易造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这个药物也可能会造成肝肾的损害,所以注意监测肝肾功能。
别嘌呤醇的副作用: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风险: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不减量使用别嘌呤醇,可能会导致血管炎,进而引发肾损害。具体表现:可能出现发热、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等肾的过敏损害表现。
别嘌呤醇作用
1、别嘌呤醇:属于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来减少尿酸的生成。苯溴马隆:属于排尿酸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近端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来增加尿酸的排泄。适用人群:别嘌呤醇: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或者不适合使用排尿酸药物的患者。
2、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的原理主要是它能够降低血尿酸水平。以下是具体的解释:抑制尿酸生成:别嘌呤醇是一种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它主要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黄嘌呤氧化酶是尿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别嘌呤醇的抑制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尿酸的产生。
3、别嘌醇的作用主要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尤其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伴有肾结石或尿酸性肾病、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其副作用主要包括发热、皮疹、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损害。作用: 抑制尿酸生成:别嘌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
4、别嘌醇属于抑制尿酸生成类药物,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尤其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伴有肾结石或尿酸性肾病、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别嘌醇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皮疹、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损害。
降尿酸药“别嘌呤醇片”,告诉你怎么使用。
别嘌呤醇片的用法用量如下:常规用法:初始剂量:每次0.05g,每日23次。剂量调整:随着治疗的进展,剂量可逐渐增加,一般在23周后增至每日0.4g,分23次服用。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0.6g。维持剂量:每次0.2g,每日23次。儿童用法:推荐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8mg。
在尿酸水平控制方面,别嘌呤醇片是一种有效的药物选择。通过合理调整剂量,可以有效地降低血中尿酸浓度,预防尿酸盐结晶形成,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但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个体差异,以及药物的潜在副作用,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别嘌呤醇片用于治疗尿酸异常和尿酸结石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别嘌醇,一种用于降低血中尿酸浓度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痛风和尿酸结石。成人常用量为口服,治疗痛风时,初始剂量为每日0.1g,分2-3次服用,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血清尿酸浓度接近6mg/dL,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0.3g。
别嘌醇片是一种用于降低血尿酸水平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尿酸的生成来发挥作用。它被广泛应用于痛风患者的日常管理,帮助控制病情。痛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因此,治疗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那么,如何正确地服用别嘌醇片呢?别嘌醇片是口服药物,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用药量有所不同。
个别病人可出现皮疹、腹泻、腹痛、低热,暂时性转氨酶升高或粒细胞减少。本品服用初期可诱发痛风,故于开始4~8周内可与小剂量秋水仙碱合用。服药期间应多饮水,并使尿液呈中性或碱性,以利尿酸排泄。与6-巯嘌呤(6-MP)合用时,可使后者分解代谢减慢而增加毒性。
降尿酸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两类: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和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 别嘌醇片:适用于慢性原发性或继发性痛风的治疗,以及伴有或不伴有痛风症状的尿酸性肾病。用法为初始剂量每次50mg,每日2~3次,2~3周后增至每日200~400mg,分2~3次服用。肾功能下降时需减量。
别嘌醇的副作用
1、别嘌醇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皮肤反应:剥脱性皮炎:这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炎症,可能导致皮肤大面积脱落。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此病症会导致皮肤表层和黏膜大面积坏死和剥脱,病情极其严重。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这是一种严重的药疹,可能导致皮肤出现大面积的红斑、水疱和糜烂。
2、非布司他的副作用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系统,对其他系统的损害较少,别嘌醇可能对血液系统、消化系统、肝功能,以及皮肤系统等多个系统造成损害,其中别嘌醇的皮肤系统损害最为严重,甚至可能发生严重的致死性的剥脱性皮炎。
3、别嘌醇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皮疹: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瘙痒性皮疹或荨麻疹。一般经过对症处理可以控制,但如果皮疹有加重趋势,必须停药。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骨髓抑制:少数人会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问题。一旦出现此类情况,一定要停药。
4、服用别嘌醇片后出现以下严重副作用需要立即就医:痛风急性发作加剧关节痛:如果服药后关节痛疼痛难忍,可能是痛风急性发作加剧,需要立即就医。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瘙痒、脱皮或全身肿胀,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过敏反应可能危及生命,一旦出现应迅速就医。
5、副作用: 发热:部分患者在使用别嘌醇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 皮疹:药物过敏反应可能导致皮疹的出现。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是别嘌醇常见的胃肠道副作用。 肝功能损害: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别嘌醇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别嘌呤醇是什么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