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下面长了脂肪粒怎么办?(眼周小颗粒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长会传染吗我该怎么办)

眼睛下面长了脂肪粒怎么办?(眼周小颗粒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长会传染吗我该怎么办)

公孙俨 2025-10-09 国际视野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很多爱美者照镜子时突然发现眼周多了很多疙疙瘩瘩小颗粒,化妆遮不住,还越长越多,不禁担心起来,这些小颗粒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长?会传染吗?我该怎么办?

眼睛下面长了脂肪粒怎么办?(眼周小颗粒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长会传染吗我该怎么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各位爱美人士莫惊慌,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每个人眼周形态各异的小颗粒可不一定都是同一种病,根据小颗粒的形态,我们先了解一下小颗粒是什么。

“白色小米粒”——粟丘疹

粟丘疹俗称脂肪粒,表现为白色至黄色小丘疹,表面光滑,甚似米粒埋于皮内,如用针挑刺,可有皮脂样物排出。好发于颜面部,尤其是眼周。

发病机制

1.由于皮脂被角质所覆盖,不能正常排至表皮,从而堆积于皮肤内形成的白色颗粒。

2.继发于大疱性疾病、外伤、皮肤磨削术后的粟丘疹是由于皮肤的伤口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白色的小囊肿。此外,我们在日常护理时,比如洁面时用手揉搓眼部太过用力,导致眼周出现了细小的伤口,在这种情况下护肤品或者其他物质进入伤口内,并随着伤口的愈合被包裹在了皮肤内,也是形成粟丘疹的原因。

如何治疗

本病为良性病变,一般无自觉症状,不需治疗。有美容需要可用针头或小刀挑除囊肿即可,也可用激光治疗。

“透明小扁珠”——汗管瘤

汗管瘤是一种良性的表皮内小汗腺导管的错构瘤。主要表现为高于皮肤表面的肤色扁平丘疹,针头至粟粒大小,表面略带蜡样光泽,一般多发,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损密集但不融合。好发于眼周,也可出现在额头、会阴等部位。汗管瘤会随着年龄增长、内分泌激素变化等逐渐增多,且不会自行消退。

1. 发病机制

病因不完全确定,目前发现与以下几点因素有关:

(1)部分患者与遗传有关。

(2)与内分泌激素水平有关,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会加重。

(3)汗腺发育异常:汗管瘤是汗腺导管的良性肿瘤,其形成可能与汗腺发育不完善有关。

2. 如何治疗

(1)激光:首选。精确破坏皮损,对于较大的或者较密集的汗管瘤,可分批分次去除,降低遗留瘢痕的几率。

(2)冷冻:液氮冷冻治疗适用于多种皮肤损害,但是需要多次治疗。

“来去无踪”——扁平疣

扁平疣表现为面部米粒大小扁平隆起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正常肤色或浅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多角形,散在或密集,并见沿抓痕成线状分布的皮疹。

发病机制

扁平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引起,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

如何治疗

在所有HPV感染中,扁平疣自发缓解率最高,有时突然消失,也有患者持续多年不愈合。治疗中以破坏疣体、纠正局部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刺激局部或全身免疫反应为主要手段。

(1)全身治疗包括中医中药、维A酸类药物、干扰素等;

(2)局部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咪喹莫特乳膏、维A酸类药物等;

(3)物理治疗包括冷冻疗法、激光治疗、红外凝固治疗、温热疗法等。

“老年斑”——脂溢性角化

脂溢性角化是因角质形成细胞成熟迟缓所致的一种良性表皮内肿瘤,大多发生于老年人,可发生于面、头皮、四肢、躯干等体表任何部位,但不累及掌趾。早期损害为小而扁平、境界清楚的斑片,表面光滑或略呈乳头瘤状,淡黄褐或茶褐色。以后损害逐渐增大,边缘清楚,表面呈乳头瘤样,渐干燥、粗糙,失去光泽,形成一层油腻性厚痂。

1. 发病机制

目前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常见的发病因素有:(1)皮肤老化;(2)遗传因素;(3)紫外线;(4)其他:药物、肿瘤、病毒感染、空气污染等。

2. 如何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要治疗,仅是美容问题。日常应注意防晒清洁,避免搔抓患处。求美者可选择激光或冷冻治疗。个别诊断不明的皮损,需做活检。

眼睛是蕴含生命力的窗口,眼周有小颗粒请勿惊慌,明确诊断、寻求专业的治疗能有效改善!

作者:南昌市立医院(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 林雨秋

通讯员:诸珺 沈鑫 叶杰

编辑:熊恕

审校:陈师睿

核发:戴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眼睛下面长了脂肪粒怎么办?(眼周小颗粒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长会传染吗我该怎么办)》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