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起动脉硬化,很多人都觉得那是上了年纪才要管的事,好像年轻人就可以随便吃、随便熬夜,身体能扛住就行了。
但现实不是这么回事。近些年来,医院里确诊动脉硬化的患者越来越多,甚至不少都是四十岁不到的人,这其实挺让人警觉的。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让动脉变硬的元凶?这事医生早就反复说过,只不过大多数人不当回事,非要等到脑梗、心梗来了才开始追悔莫及。
要弄懂动脉硬化是怎么回事,先得搞清楚人体的动脉是干啥的。
动脉就是把血液从心脏运出去的血管,正常情况下这些血管柔软有弹性,血液流通也顺畅。
但如果这些血管壁逐渐被胆固醇、脂肪等沉积物堵住、变厚,弹性变差,血流就变得困难,这个过程就是动脉硬化。
简单点说,动脉本来像一根弹簧软管,但因为种种原因慢慢变成了铁管,结果就是血流变得不正常,脑供血、心脏供血全都会出问题。
在所有诱因当中,有一个特别关键但经常被忽略的,就是高血脂。很多人听到高血脂三个字没啥感觉,但实际上它是动脉硬化发展的基础。
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它在血管里一多,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时间一长就形成了斑块。
这些斑块刚开始可能只是让血管变窄,但如果发生破裂,就会引发血栓,血流一旦被堵死,不是脑梗就是心梗。所以控制血脂并不是说好听,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然而很多人平时吃得太油太咸,喜欢红烧大肉、炸鸡、奶茶、甜点,一顿吃下来脂肪和糖分都超标,身体根本来不及消化掉这些垃圾。
尤其是一些看似健康的早餐,比如蛋糕、奶油面包,其实脂肪含量也特别高。长期下来,血脂一高,动脉硬化就悄悄开始了。
但问题是血脂高没有明显症状,不像高血压那样会头疼、眼花,它可以几年都不发病,一发病就直接丧命,这也是它可怕的地方。
除了饮食,另一个被很多人低估的因素是长期吸烟。烟里的有害物质不光是对肺不好,更关键是它对血管壁有直接的毒性刺激,容易让血管内皮受损。
一旦受损,脂质就更容易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数据也证实了,吸烟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比非吸烟者高出30%以上。
特别是一些年轻人,觉得自己身体好,抽烟不当回事,结果40岁就查出严重血管硬化,后悔都来不及。再加上有的人喝酒、熬夜、压力大,这些都加重了动脉负担。
很多人以为控制饮食、不吸烟就够了,其实还有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凶手”就是长期久坐不动。
现代人无论是办公族还是刷手机党,每天坐的时间太长,几乎不怎么运动。身体不动,血液循环变慢,代谢变差,血脂自然更容易沉积。
特别是那些一天坐八九个小时的上班族,晚上回家就瘫在沙发上,别说锻炼了,连散步都懒得出门,这种生活方式简直就是在慢慢拖垮血管。
有研究指出,每天久坐超过6小时的人,患动脉硬化的风险要比每天活动3小时以上的人高出将近一倍。
除了生活方式,还有一个必须提的,就是慢性炎症。这个听起来好像有点遥远,但其实身体里很多低水平的慢性炎症状态,都是动脉硬化的“推手”。
比如口腔里的牙周炎、身体的肥胖带来的脂肪炎症反应,甚至是高血糖状态下引起的代谢紊乱,都会让动脉处于一个容易出问题的环境。而且这些慢性炎症不会让人立刻不舒服,所以更容易被忽略。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很多人最怕的后果,那就是脑梗。脑梗就是动脉硬化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结果之一。
脑供血要是被斑块堵住了,几分钟内神经细胞就会坏死,轻的可能只是手脚麻木、说话含糊,重的直接昏迷、偏瘫,甚至死亡。
有的人平时好好的,结果某天突然倒下,医生一检查就是严重脑梗,那时候别说治,能不能救回来都不好说。
很多人这时候才开始回想自己过去的生活方式,说“早知道就好了”,但真的是“早知道”有用吗?关键是早做。
所以说,要想真正避免动脉硬化带来的严重后果,最根本的不是看广告买保健品,也不是等着医生喊你去体检,而是从现在开始就要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动手。
吃的方面一定要控制油脂和糖分的摄入,尤其是反式脂肪酸那种东西,能不碰就别碰。像蛋糕、奶茶、膨化食品,这类东西吃着虽然舒服,但对血管就是慢性毒药。
建议多吃点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糙米、燕麦、绿叶蔬菜,这些有助于把体内多余的胆固醇带出去,对预防斑块形成很有帮助。
运动也是必须得加上的环节,不管多忙,一天至少也得有3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哪怕就是快走、爬楼梯、跳操都行,不在于运动有多复杂,而在于能不能坚持。
有的人一运动就要上健身房、报私教班,结果坚持不下来,反而放弃了。其实最有效的运动方式就是那个你能长期做下去的。
再者,体检这件事不能等有病了才做,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每年至少要查一次血脂、血压、血糖,最好再做个颈动脉彩超。
这个检查花不了多少钱,但能看出有没有斑块形成,动脉壁是不是已经变厚。
如果能早点发现,就有机会通过生活调整、药物控制,把风险降下来。但如果一直拖着,等出现了晕厥、偏瘫,那后果就不是药能解决的了。
在笔者看来,真正可怕的不是动脉硬化本身,而是那种明知道危险却还在忽视健康的态度。
动脉问题不像伤风感冒,一吃药就好,它是一个慢慢积累、最后突然爆发的过程,等真的爆了,再后悔已经太迟。
特别是现在社会节奏这么快,很多人天天忙工作、忙家庭,却完全忽视了自己的身体,觉得只要没事就代表身体没问题,结果查出来时已经晚了。
总的来说,想远离动脉硬化这个“隐形杀手”,就得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做起。不该吃的别吃,不该抽的别抽,不该懒的别懒。
说实话,这些事听起来都不难,难的是能不能每天坚持去做。如果只是听听文章,看完一笑了之,那该来的问题一个都不会少。
但如果能从今天开始做一点改变,哪怕只是每天多走一千步,每餐少吃一口油腻的,慢慢积累下来,身体就会开始回报你。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1]李刘欣.累积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动脉硬化发病及进展的关联[D].华北理工大学,2024.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血管硬化是怎么回事?(动脉硬化真凶公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