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的后背疼了快一个月,贴膏药、扎针灸都没好,怀疑是腰肌劳损。
去医院做了个胸部CT,结果显示右肺上有个2.5厘米的结节,已经转移到肋骨了。
这哪是腰肌劳损,是肺癌骨转移引起的放射性疼痛。张阿姨当时就哭了:“我不咳嗽不喘气,怎么会是肺癌啊?”
很多人觉得肺癌就该咳嗽、咳血,可偏偏它早期会“声东击西”,把信号藏在肩膀、后背这些地方。
等出现典型的呼吸症状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
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说说肺癌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隐形信号”。
1.肩膀或后背莫名疼痛
就像张阿姨这样,肺癌肿瘤如果侵犯胸膜、肋骨,或者转移到脊柱、肩胛骨,会引起肩膀、后背的放射性疼痛。
这种疼不是肌肉酸痛,往往是隐痛或刺痛,晚上躺着更明显,容易被当成肩周炎、腰椎病。
2.持续咳嗽超过2周
感冒咳嗽一般1周左右就好,可肺癌引起的咳嗽不一样,大多是干咳,少痰或带点白色泡沫痰,吃了止咳药也不见好。
《中华肿瘤杂志》的研究指出,长期吸烟的人如果出现持续2周以上的咳嗽,肺癌风险会增加3倍。
尤其是早上起来咳得厉害,或者突然出现咳嗽习惯改变,一定要做个肺部检查。
3.莫名觉得“气不够用”
有些人爬两层楼就喘得厉害,以为是年纪大了体力下降,其实可能是肿瘤堵住了气道,或者压迫了肺组织。
这种呼吸困难会慢慢加重,从“活动后气短”变成“安静时也憋气”,常被误当成慢性支气管炎。如果同时伴有胸痛,更要警惕。
4.反复低烧不退
体温总在37.5-38℃之间徘徊,吃了抗生素也没用,隔几天又烧起来——这可能是“癌性发热”。
肿瘤组织坏死时会释放致热物质,导致身体反复低烧。临床上约20%的肺癌患者早期会出现这种“无名热”,别当成普通感冒拖延。
5.胸痛隐隐不止
肿瘤侵犯胸膜或胸壁时,会出现不规则的胸痛,深呼吸、咳嗽时疼得更明显,有时还会放射到肩膀。
这种疼不像心脏病那样是“压榨性疼痛”,多是隐痛或钝痛,容易被当作肋间神经痛。如果疼了超过1周,一定要做胸部CT排查。
6.这些“小毛病”也可能是预警
痰中带血:肿瘤破坏支气管血管,会导致痰里带血丝,这是肺癌的典型信号之一,哪怕只出现一次也要重视;
体重骤降:半年内没刻意减肥却瘦了10斤以上,可能是肿瘤消耗身体能量导致的;
声音嘶哑:肿瘤压迫喉返神经,会突然出现声音变哑,且越来越严重,别当成咽喉炎。
很多人疑惑:“我每年都体检,拍了胸片,怎么还会漏诊?”
这和肺的特殊性有关,肺部没有痛觉神经,早期肿瘤像个“安静的小偷”,在肺里悄悄长大,只要没堵住气道、没侵犯周围组织,就几乎没症状。
等出现咳嗽、疼痛时,肿瘤往往已经长到直径3厘米以上,甚至转移到脑、骨、肝等部位,这时候治疗难度就大了。
虽然晚期肺癌治疗难度大,但现在医学有了不少新方法:
1.靶向治疗
对有EGFR、ALK等基因突变的患者来说,靶向药就像“精准导弹”,能直接打击癌细胞,对正常细胞伤害小。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数据显示,这类患者用靶向治疗后,中位生存期能达到3-4年,比传统化疗延长一倍以上。
2.免疫疗法
它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让免疫细胞认出并消灭癌细胞。适合没有基因突变的患者,约20%的晚期患者用免疫治疗后,肿瘤能缩小甚至长期稳定,部分人实现了“带瘤生存”5年以上。
根据《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以下人群属于高危,建议从40岁开始每年做低剂量CT:
每天吸烟≥20支,烟龄≥20年,包括已经戒烟但不足5年的;
有肺癌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患过肺癌);
长期接触厨房油烟、粉尘(如厨师、矿工、装修工人);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肺部基础病。
及时就医,才能抓住最好的治疗时机。快把这些知识转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尤其是抽烟的长辈。早一天重视,就多一分健康保障。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痰里有血丝,一定是肺癌吗(医生提醒肺癌的6个隐形信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