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盯着便便“研究半天”,其实看3点就够:颜色、稀稠度、宝宝状态,记住下面这些“大白话标准”,日常对照着看超简单~

一、先看颜色:这几种颜色“正常”,别慌
• 黄色/金黄色:最常见的颜色,不管是吃母乳还是奶粉,拉这种颜色基本没问题,像融化的黄油、蛋黄酱那样就很标准。
• 黄绿色:偶尔拉也正常,可能是宝宝当天吃的奶量有点变化,或者稍微有点受凉,只要精神好、能吃能睡,不用管。
• 褐色/土黄色:吃奶粉的宝宝容易拉这种颜色,比母乳宝宝的便便颜色深一点,像浅褐色的泥巴,只要不是发黑发灰,就没事。
重点提醒:这3种颜色要立刻去医院
• 黑色(像柏油一样发亮):不是刚生下来那几天的“胎便”(黑绿色黏糊糊的),而是后来突然拉黑便,可能有问题。
• 白色(像陶土、石灰一样):不管稀稠,只要是白色,一定要赶紧去看。
• 带血(鲜红或暗红色):不管是血丝还是血块,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别耽误,及时就医。

二、再看稀稠度:不是越稠越好,也不是越稀越糟
不用纠结“今天比昨天稀了一点”,看大致状态更靠谱:
• 母乳宝宝:便便大多是“稀糊糊”的,像酸奶、南瓜泥那样,可能有点小奶瓣(白色颗粒),正常!奶瓣是没消化完的奶,宝宝肠胃还没长好,很常见。
• 奶粉宝宝:比母乳宝宝的便便稠,像稠粥、软面条那样,偶尔有少量小奶瓣也没事,只要不是硬得像小球就好。
• 添加辅食后:便便会慢慢变稠,有点像大人的,但更软,还会夹杂没消化的辅食碎(比如菜末、果粒),只要宝宝拉的时候不费劲,就正常。

这2种情况要注意
• 太稀:像水一样,一泡尿的功夫就渗进尿不湿,或者拉的次数突然变多(比如平时1天2次,突然拉5-6次),可能是拉肚子了,先多喂点奶,观察1-2天,还这样就去医院。
• 太干:拉出来是硬球(像羊粪蛋),宝宝拉的时候使劲蹬腿、哭,脸憋红,就是便秘了,先试试多喂水(辅食宝宝)、顺时针揉肚子,没改善就问医生。

三、最后看宝宝状态:比便便本身更重要
哪怕便便颜色、稀稠度有点“不标准”,只要宝宝符合下面这几点,基本不用担惊受怕:
• 能吃:喂奶、吃辅食时不抗拒,胃口和平时差不多;
• 能睡:白天小觉、晚上夜觉都正常,不会因为肚子不舒服哭闹;
• 精神好:醒着的时候能玩、能笑,不像没力气的样子。
反过来,哪怕便便看起来“正常”,但宝宝突然不吃不喝、老哭闹、发烧,也要及时去看医生——宝宝不会说话,不舒服了只会用状态“告诉”你。

最后说句实在话:别天天盯着便便“焦虑”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便便规律”,有的一天拉3次,有的3天拉1次,只要一直保持这个节奏,颜色、稀稠度没突然大变,宝宝也开开心心的,就不用瞎琢磨。真拿不准的时候,拍张照片(别嫌麻烦),去医院问医生,比自己瞎猜靠谱多啦~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帮忙看一下宝宝是不是拉稀(图片有宝宝屎)(宝宝便便怎么看新手爸妈一看就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